受邀者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邀请码
关于我们
疾控家园
»
慢病与伤害
» 第二届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管理论坛大会精彩总结
1
2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二届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管理论坛大会精彩总结
慢病杂志蓝爵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慢病杂志蓝爵
当前离线
UID
32181
帖子
18
精华
0
积分
93
阅读权限
20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1
最后登录
2016-4-6
执业助理医师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6-14 11:5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届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管理论坛大会精彩总结
卫生部新闻
,
重庆市
,
卫生局
,
慢性病
,
开幕式
本帖最后由 慢病杂志蓝爵 于 2011-6-14 11:59 编辑
2011第二届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管理论坛召开概况
第二届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管理论坛5月28日~29日在重庆市举办。论坛的主题是“规范慢性管理,提高生命质量”。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全国各地卫生系统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共计800人左右。参加论坛的领导有: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卫生部教育健康中心毛群安主任,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重庆市卫生局张玲副局长,卫生部妇社司社区处副处长刘利群等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李长明主持论坛的开幕式。
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在论坛开幕式上说,为了使这次论坛能够在社会上形成更大的影响,特别邀请了中央主要的媒体记者来参加这次论坛,并把我们论坛的一些成果向更大范围传播。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在我们国家来说目前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卫生部以及全社会对这个事件的重视程度应该说非常之高,我们国家的情况和国际上的情况也有相类似的地方,就是慢性病的高发和预防控制的成功率不是特别好,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国民的健康素质。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民健康的素质比较低,这既引发了慢性病的高发,同时又是我们控制慢性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障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一个国家国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低,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最近,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就是国民健康素养低的原因到底在哪儿?实际上国际上的观点是,如果一个地区国民健康素养比较低,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责任人是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是健康信息的源头,他应该是健康传播一个主要的承担者,如果说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没有承担起这个任务,那么公众就很难获取重要的与健康素养相关的信息。第二个责任人是媒体,因为公众是从媒体获取这些信息,如果媒体的健康素养低,不能够把正确的健康信息给公众进行传播,就像我们国家现在的公众不是找不到信息,而是信息混乱,他不知道该听哪一个的。第三个责任人是公众个人。所以国际上也公认控制慢性疾病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在开幕式上致辞说,论坛从形式、规模等各方面都较上次有了更大的突破,充分体现了慢病防治工作的欣欣向荣。同时也感觉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因为临床和预防的这种结合,以及上级医疗机构和基础机构的联动这样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慢病防治的一个根本策略和出路。孔灵芝希望能够利用论坛这样一个机会,把慢病管理工作更往前推一步。
孔灵芝副局长还在论坛上作了题目为《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新进展》的报告。她介绍了全球慢性病防治的一些进展,包括联合国慢性病高级别会议、全球慢性病防控战略、我国慢性病防控的展望。
关于我国慢性病的防控策略,孔灵芝说,在1998年提出了我国六个转变:从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从高层向基层转变;从城市向城乡并举转变;从卫生部门向全社会转变;从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六个转变完全符合当今全球的趋势,这是一个大的原则性的策略。
我们制定的具体目标就是1升、2早、3降。提升居民健康行为,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降低病死和病残。以前我也给大家介绍过,前面我谈到了慢性病是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下就得了,比如癌症,从细胞突变到发展也要经过十几年的过程,很多慢病都有中间的过渡因素,如果我们在这些环节中早发现就会逆转,这无论对于家庭和个人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对三个人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都是需要关注的。
4.4.4重点,四种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四种主要生物危险因素,四种主要危害行为。孔灵芝强调,慢病是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但是需要完整的健康系统和政策的支持,同时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卫生部妇社司刘利群处长在论坛上作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的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文华作了《中国慢病监测》的报告;世界银行高级卫生专家王世勇作了《遏制慢性病的增长 共筑健康和谐人生》的报告……
在本次论坛上,还举办了中国慢性病媒体沟通会。毛群安主任和孔灵芝副局长、卫生部疾控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办公室主任田向阳、宋军等人参加了沟通会,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10余家大众媒体或专业媒体的记者出席了沟通会。
毛群安主任在沟通会上说,这次把大家请到重庆来,主要是想让大家能够及时获取这次大会带来新的消息。前一段也跟大家沟通讲过,今年整个新闻宣传和健康教育,这两项工作加在一起的重点就是慢病。首先就是健康知识的传播。再一个,今年要策划系列的宣传活动,慢病系列宣传和深入的宣传报道,我们会全力支持。希望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有一些既有声势的宣传活动,还希望有深度的报道。与会记者就慢病管理和慢病的报道等问题和管理者进行了沟通。
本次论坛还组织了一次“慢病管理,我们在行动”的嘉宾访谈活动。请到的6位嘉宾是卫生部疾控局吴良有处长、卫生部妇社司的刘利群处长、太原市卫生局副局长温跃春、北京市东城区卫生中心的王建辉主任、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力、IBM医疗业务总监刘晶伟。
在6位嘉宾介绍了各自围绕慢病管理所从事的工作后,来自基层的慢病管理工作者踊跃提问,大家就慢病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如何筛查慢病、如何推进全人群的慢病干预的开展、慢病规范管理的考核、基层慢病管理工作者的困惑等问题展开了深层次的研讨。
我国知名专家向红丁、洪昭光等人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报告,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健康基金会及香港和澳门的慢病专家也到会为大家授课
第二届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管理论坛向社会发出了“慢病管理 我们在行动”的倡议。在论坛的开幕式上,毛群安、孔灵芝、刘利群、吴良有、李长明等领导率先在倡议书签字簿上签名,论坛与会者也积极地在倡议书签字簿上签名。
第二届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管理论坛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慢病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该论坛是迄今为止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慢病管理专业论坛,出席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均为前所未有。广大慢病工作者借助论坛了解了国际上慢病管理的最新进展,同行之间还广泛交流了学术经验。十余家媒体记者对本次论坛给予了报道,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很大的宣传声势。
在今后我国慢病管理事业的发展中,本次论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还将逐步体现。(欧瑞医学)
收藏
分享
bycdcmbk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bycdcmbk
当前离线
UID
33552
帖子
20
精华
0
积分
215
阅读权限
30
在线时间
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2
最后登录
2014-5-17
执业助理医师
2
#
发表于 2011-6-21 1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cdcmbk 于 2011-6-22 08:27 编辑
知道形势严峻,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不是光开几个会,宣传一下就结束了,作为卫生的头卫生部应及早起草相关法律法规--------
TOP
cszhizhe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cszhizhe
当前离线
UID
29259
帖子
127
精华
0
积分
4310
阅读权限
120
在线时间
1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5
最后登录
2016-10-12
执业医师
3
#
发表于 2011-8-6 16:29
|
只看该作者
慢病防治路还很长
TOP
fyz-f200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fyz-f2004
当前离线
UID
8189
帖子
354
精华
1
积分
5278
阅读权限
120
在线时间
1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28
最后登录
2023-7-19
主管医师
4
#
发表于 2012-11-4 08:38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慢病防治才刚刚起步
TOP
pzh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pzh
当前离线
UID
11887
帖子
64
精华
0
积分
3151
阅读权限
120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25
最后登录
2018-9-13
执业助理医师
5
#
发表于 2013-1-8 15:41
|
只看该作者
形势严峻,路还很长.......
TOP
1
2
下一页
返回列表
疾控机构建设与管理
公众健康
疾控2025
热点讨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学习进修就业园地
专题
疾控信息化
绩效考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疾病控制
传染病控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结核
性病与艾滋病
流感大流行应对
公众健康
慢病与伤害
卫生检验
健康教育促进
疾控机构建设与管理
卫生法律法规
生活庭院
雨花阁
电脑房
精品厅堂
家园管理
管理事务
家园发展研讨房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