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总结报告
目的: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所开展的调查处理进行工作总结,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汇报。
一、疾病爆发
调查总结报告
(一)报告的主要要素
1、标题:简明醒目,包含事件发生地点、性质的内容。
2、事件概况(前言)
3、基本情况
(1)事发地自然、社会等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常居、流动,如在集体性单位发生的,还要有该集体的人员情况)、交通状况、当地医疗卫生组织的情况。
(2)疫情概况: 当地该疾病既往流行情况;本次事件发生、波及范围等。
4、事件发生经过:未开展调查前本次疫情发生的经过。
5、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
(1)流行病学调查
①流行特征:“三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是否为流动人口。
年龄:最小、最大、平均年龄,分组年龄。年龄出现差异主要与免疫水平状况、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等不同有关。
性别性别出现差异: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等。
职业职业出现差异: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等。
民族:主要是考虑与生活习惯因素有关。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的传播纽带,有些疾病的爆发和大流行是因流动人口的带入性和输入性病例引起的。
◆时间分布:各时间段发病人群的分布情况(月、旬、周为单位)、高峰时间。
◆地区分布:一般按行政区域进行描述(乡(镇)、行政村或屯)。主要是反映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的分布和作用不同。
②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体症(一般、特殊)。
(2)卫生学调查:主要是针对一些肠道传染病。
(3)实验室检测:包括病原学、血清学和其他实验室检查。
样本:病人样本(如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动物样本、环境样本(如水)等。
(4)其他:调查可免疫性疾病时应了解发病人群的免疫水平。
6、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结论
依据调查结果,对导致本次事件发生的原因(自然、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本起事件进行定性。
7、事件处理经过、采取的防制措施及效果
简述对事件的调查、控制经过,已经实施了哪些防制措施(包括对病人的救治、预防和控制的措施),以及实施后的效果如何等内容。
8、存在问题与困难及今后的工作建议
主要是针对本次疾病爆发流行原因、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等,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行政性总结报告结构
发文字号
标题
主送机关
事件概况(前言)
正文
一、基本情况
二、事件发生经过
三、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
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结论
五、事件处理经过、采取的防制措施及效果
六、存在问题与困难及今后的工作建议
发文机关落款(盖章)
附件
成文日期
抄报(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二、食物中毒调查总结报告
(一)报告的要素
1、标题
2、事件概况(前言)
3、基本情况:事发地自然、社会等基本情况。
4、事件经过:包括中毒事件发生、事件报告等概况。
5、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
(1)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人和进餐者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
①发病的时间、人群、空间分布;包括中毒的时间、地点(单位)、暴露人群(进食人群)、中毒人数、住院人数、死亡人数、中毒者年龄、性别分布等;
②发病前72小时的饮食史;
③进食时间和发病时间,并计算潜伏期(最短、最长、平均)。
④进食可疑中毒食品的数量;
⑤中毒者临床表现(症状、体症,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状等)及治疗、转归情况;
⑥采集病人的生物样本:排泄物、肛拭、咽拭、血、尿等样品;
(2)卫生学调查:主要是对可疑食品的生产经营或加工的情况进行卫生学调查。内容包括:
①食品及其原料的来源、卫生状况及流向;
②产品的配方,加工方法、过程和加工环境卫生状况、生产加工的数量和时间;存放条件、食用的方法等;
③食品生产或加工人员的卫生和健康状况,特别是近期。
④采集可疑中毒食品及原料、辅料和与生产加工有关环节的样品(如砧板、存放容器等)。
(3)实验室检测结果
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植物引起的中毒,有形态学鉴定资料。
6、事件原因分析、结论
依据调查结果,对导致本次事件发生的原因(自然、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事件进行定性。
须掌握如下几个要点:
①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②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也较短。
③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④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⑤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特有的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如果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其他技术上的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以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
7、事件处理经过、效果与存在问题
8、今后工作的建议
(二)行政性总结报告结构:
发文字号
签发人
主送机关
标题
事件概况(前言)
正文
一、基本情况
二、事情经过
三、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
四、事件原因分析、结论
五、事件处理经过、效果与存在问题
六、今后工作的建议
发文机关(盖章)
附件
成文日期
抄报(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