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制定本预案。?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乙、丙类传染病局部小流行、局部小爆发;每起食物中毒20例以下并且无死亡;放射性一般事故;波及面及影响较小的中毒事件和其他较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跨区的疫情、中毒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辖区鼠疫、霍乱疑似首发病例或首发疫情;所辖区发现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或疑似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一个区范围内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多点爆发,呈蔓延趋势;一个区范围内,短期内乙、丙类传染病出现多点爆发,发病率比常年上升数倍以上时,或乙类传染病在多个办事处(镇)、单位发生爆发流行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20人或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活动期间;急性职业中毒同时发生3例以上;放射性二级以上事故;辖区范围内发生群体不能确诊及病因不明疾病时;其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
(三)特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特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指全市范围内出现中毒事件,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发生鼠疫、霍乱疫情,特大或其他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故。?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通报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在现有区镇街道二级传染病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区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区卫生防疫机构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规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检验检疫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和药品监督检验机构)等。?
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个体开业医生、检疫人员、检验检疫机构的业务人员)和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与信息发布
建立应急情况报告、通报制度,建立准确、透明、适度、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制度。?
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区人民政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授权,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发布本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其它相关部门、单位及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泄露事件信息。?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
(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区卫生行政部门应迅速组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相关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采样和监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致病、致残人员实施救治;对传染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及时采集环境生物样品,并采取消毒处理等紧急控制措施。及时向区政府及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情况。未被确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根据事件的性质
、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由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必要时提请市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予以技术支持。?
卫生行政部门将调查报告和应急处理方案报告区人民政府后,在有关部门的协助和配合下做好疫情信息收集、组织相关人员的疏散安置、依法进行疫区的确定与封锁、隔离和舆论宣传工作;并申请政府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应。?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
在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区卫生行政部门迅速组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相关技术人员到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采样与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组织开展医疗救治、传染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隔离、人员疏散等控制措施,同时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三)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在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领导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专家组的指导下,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工作并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现场调查,组织落实医疗救治和各项预防控制等措施;配合上级专业机构对不明原因的突发事件开展病因查找、病人诊断、治疗等工作;检查督导基层组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依法接受和管理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及时调整和整合卫生资源。 四、应急处理指挥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根据其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在区政府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卫生行政部门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其成员由各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和专家担任,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总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制定控制措施;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事件调查处置、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及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等工作。必要时,组织领导重点防范单位进行应急处理的演练。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信息。?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保障
(一)组织保障
根据上级要求,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预警、预报的各项协调管理工作等。?
(二)技术保障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评估委员会?
区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评估委员会,为指挥决策提供专业咨询。专家评估委员会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经济、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多学科的专家组成。其职责是:?
(1)了解掌握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2)综合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和终止实施预案的建议;?
(3)指导、调整和评估应急处理措施;?
(4)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
2、应急医疗卫生队伍?
区要建立一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常备的机动队伍,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三部分组成。这支队伍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力量,随时能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等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检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评估和上报; ?
(2)协助和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救援、转运和后续治疗;?
(3)督导各项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
(4)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业务培训和咨询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常备队伍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门的培训和演练。?
3、培训和演练?
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建立考核制度。?
4、常规监测?
充分发挥二级监测报告网络的作用,强化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相关疾病监测,规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疾病报告管理,提高监测的准确性、敏感性。?
5、医疗救治网络?
按因地制宜、平战结合、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医疗救治网络。治疗救治网络由指定的急救机构(包括院前急救机构和院内急救机构)、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或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后备医院及职业病防治机构组成。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定不同的医疗机构。医疗救治网络各组成部分间建立有效的横向、纵向信息连接。?
(三)后勤保障?
1、物资储备?
建立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储备分为日常和战时两级。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疫苗、医疗器械、快速检验检测试剂等,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用品和应急设施等。?
2、经费保障?
各单位应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转经费。
(四)社会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事件应急知识的专业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公共卫生事件。?
六、各类具体工作预案的制定
按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的规定,各镇和有关部门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范围等不同,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或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