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不想再做疾控人

CDC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只有投入不会产出,当然我们的本意不是要CDC以创造经济效益为重点,我们的本意是在政府支持不能完全到位(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CDC和卫生局合作好了,是能赢利的。

,请问十年版主:你指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双效益?卫生局与CDC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卫生局在政府的职能部门当中又是什么位置?现在的体制CDC与卫生局没有矛盾才怪呢!

TOP

我理解十年版主做为卫生局的思维:疾控中心在各种有偿服务中有一定的创收,掖着这部分钱还想向国家伸手显得“厚颜无耻”。

tainxn说的实在。以前全公操作多好,现在经济体制变了,钱的意义和用途不一样,整天为钱烦恼如何做好工作?有点本末倒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人尚知这个道理,难道不如古人?

收入是国人比较忌讳的话题,所以报忧不报喜的情况较多,有时也掺些水分。信息的不通畅和半公半私的“暧昧”体制难免会让卫生局与疾控中心产生矛盾的。疾控中心该如何做呢?盼望卫生部制订一个半公半私体制下的阳光政策,让疾控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

个人浅见,不妥之处请指点。

TOP

tianxn,欢迎你的继续参与。

或许我没表达太清楚,或许你对我不太了解。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这是毫不含糊的。我也清楚的很。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是否能象发达国家一样,把CDC所以费用就能包下来呢?

你说的CDC的建设,中央财政的120W算不上政府的支持,不能体现政府的重视?

如果你对卫生经费的分配有一定了解的话,你就会发现财政安排的公共卫生经费在整个卫生经费大盘子里面是最大的一块蛋糕,这不能说政府的重视?

还有,房子是修起来了,但还差很多设备,这方面,卫生部也正在做调研,不用太久会发放设备的,四川省厅疾控处的处长建议市、区县CDC最好不要自己掏钱去买设备,卫生部会考虑的。

最后一点,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希望CDC人能自强、自立,只靠上面的政策来扶持,这样CDC能发展的好吗?改革都是一个过程,政府的支持也有一个过程,空坐着等是CDC发展的一个方向吗?

只要CDC积极争取,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是会给CDC许多赢利的政策的。CDC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只有投入不会产出,当然我们的本意不是要CDC以创造经济效益为重点,我们的本意是在政府支持不能完全到位(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CDC和卫生局合作好了,是能赢利的。

TOP

以下是引用tianxn在2006-7-15 11:31:44的发言:

按十年的意见CDC是CDC员工自已的CDC,不是政府的CDC!你的说法太过理想化。CDC的工作经费就该CDC的职员自已掏腰包!这就是政府卫生官员对CDC的定位!

我80年到卫生防疫站工作时,全站26人,所有工作都不收费,全站经费4万余元(包括给赤脚医生的预防接种补助费,每针次5分钱),都是政府全额拨付,每年到年底还有近万的资金花不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单位人员的不断增加,工资标准的上涨,财政拨款每况俞下,当时的防疫站只能创入保开支,至九十年代,要停止给防疫站拨款的呼声,不断的从卫生局传出,到二十世纪末,防疫站人员增加到近100人,每年财政拨款仅20万--30万元,2004年单位分家,疾控中心留下70余人,单位性质还是周总理批准成立卫生防疫站时的性质:全额事业单位。但财政拨款已降到每年10万--20万,2004年由中央财政拨款120万元建实验楼,由县政府规划在离现办公室3公里处购地新建,结果实验楼于2005年建成,但花掉资金350多万(包括购地款60余万,法律规定应该由政府无偿划拨用地),除国债项目款120万元,单位自筹80余万外,其余资金均为建筑公司垫付;现为空楼一座,水电都没通,每年要花近3万元请人看守。这就是现在人民政府对人民疾病控制事业重视程度的高度体现。

人民的政府都不愿意为人民的疾控事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我想资本家更不不愿意为疾控投资,要疾控人自已从家人的积蓄中,拿出可怜的生活费来为全国人民预防、控制疾病,可行吗?如此发展下去,不要多久,人们就可以不断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县CDC由于资不抵债,于某年某月某日破产,原有职工自谋出路!”到这时,各类新、老传染病在全国各地暴发并迅速传播,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媒体宣布:我国疾控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

还是前辈的话最能反应现如今县一级CDC的现状。

TOP

以下是引用十年在2006-7-14 15:04:31的发言:

CDC是政府管的CDC,不是政府的CDC!你的说法太过理想化。

在目前的状态下,国家财政拿钱为CDC修房、配车。

看起来CDC人是不满意的,总觉得什么都应该一步到位!

修房、配车,应该来说都是大项目,在防疫站底子本来就很薄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就一步到位了,更何况,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你见没见过什么东西都是一步到位的?

还有,你最后一段话,我实在不明白你的意思,卫生部既然成立了CDC这个单位,并且逐步加大了投入,就说明了卫生行政部门对CDC的重视,认识到了CDC存在的重要性,你说这些气话,有何意义?

按十年的意见CDC是CDC员工自已的CDC,不是政府的CDC!你的说法太过理想化。CDC的工作经费就该CDC的职员自已掏腰包!这就是政府卫生官员对CDC的定位!

我80年到卫生防疫站工作时,全站26人,所有工作都不收费,全站经费4万余元(包括给赤脚医生的预防接种补助费,每针次5分钱),都是政府全额拨付,每年到年底还有近万的资金花不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单位人员的不断增加,工资标准的上涨,财政拨款每况俞下,当时的防疫站只能创入保开支,至九十年代,要停止给防疫站拨款的呼声,不断的从卫生局传出,到二十世纪末,防疫站人员增加到近100人,每年财政拨款仅20万--30万元,2004年单位分家,疾控中心留下70余人,单位性质还是周总理批准成立卫生防疫站时的性质:全额事业单位。但财政拨款已降到每年10万--20万,2004年由中央财政拨款120万元建实验楼,由县政府规划在离现办公室3公里处购地新建,结果实验楼于2005年建成,但花掉资金350多万(包括购地款60余万,法律规定应该由政府无偿划拨用地),除国债项目款120万元,单位自筹80余万外,其余资金均为建筑公司垫付;现为空楼一座,水电都没通,每年要花近3万元请人看守。这就是现在人民政府对人民疾病控制事业重视程度的高度体现。

人民的政府都不愿意为人民的疾控事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我想资本家更不不愿意为疾控投资,要疾控人自已从家人的积蓄中,拿出可怜的生活费来为全国人民预防、控制疾病,可行吗?如此发展下去,不要多久,人们就可以不断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县CDC由于资不抵债,于某年某月某日破产,原有职工自谋出路!”到这时,各类新、老传染病在全国各地暴发并迅速传播,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媒体宣布:我国疾控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