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 |
病原体 |
传播途径 |
潜伏期 |
症状、危害 |
乙型肝炎 |
乙肝病毒 |
血源传播,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
45-160日,常见60-90日 |
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肝肿、肝区压痛等。可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 |
结核病 |
结核杆菌 |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数周至数十年 |
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咳嗽、咳痰、咳血等。儿童感染结核杆菌后全身各个器官均可发病,特别是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会危及生命 |
脊髓灰质炎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消化道传播 |
3-35日,常见5-14日 |
最初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等一般感冒症状,以后出现弛缓性麻痹,患病后往往遗留终身残疾 |
百日咳 |
百日咳杆 菌 |
密切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 |
2-20日,常见7-10日 |
陈发性、痉挛性咳嗽,带有吸气性尾声(即鸡鸣样声音)及呕吐。易并发肺炎,导致死亡 |
白 喉 |
白喉杆菌 |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
1-7日,常见2-4日 |
咽喉处粘膜充血、肿胀,并伴有灰白色假膜形成。全身中毒症状有发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极高 |
破伤风 |
破伤风杆 菌 |
创伤后感染,分娩时用不洁用具剪断脐带 |
1天-2个月,
平均7-14天
|
全身肌肉强直和陈发性抽痉、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呼吸困难,最后因窒息、心衰死亡。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麻 疹 |
麻疹病毒 |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6-21日,常见8-12日 |
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特征。婴幼儿得病后容易并发喉炎、肺炎而死亡,在疫苗前时代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曾均居儿童传染病首位 |
流 脑 |
脑膜炎双球菌 |
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
1-7日,常见2-3日 |
冬春季节突发高热、头痛、呕吐、颈强直、烦躁、皮肤粘膜出现出血性皮疹或瘀斑 |
乙 脑 |
乙脑病毒 |
蚊子或其它昆虫叮咬 |
4-21日,常见10-14日 |
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重型患者病死率很高,幸存者常残留痴呆、瘫痪等后遗症 |
甲型肝炎 |
甲肝病毒 |
通过粪-口途径,日常接触传播 |
15-45日,常见30日左右 |
乏力、厌油、恶心、巩膜皮肤黄染、肝脏肿大、扣击痛。80%以上患者3个月可恢复,一般不会转为慢性肝炎。但约有0.2%-0.4%的病例可发展成重型肝炎,病死率很高 |
风 疹 |
风疹病毒 |
通过空气飞沫,日常密切接触传播 |
14-21日,平均为18日 |
发热,出现红色斑丘疹,自面、躯干、四肢,1天出齐,第3天消失。妇女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可使胎儿感染,出生后婴儿有各种先天性损害,包括失明、先天性心脏缺损和智力发育不全,并可致死产、流产 |
流行性腮腺炎 |
腮腺炎病 毒 |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8-30日,常见14-21日 |
腮腺肿大、疼痛,可侵犯其它腺体器官而引起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并发脑炎、心肌炎和耳聋等疾病 |
水 痘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母婴传播 |
10-24日,常见14-16日 |
水痘表现为头痛、发热、全身不适和特征性的水疱疹;带状疱疹好发于感染过水痘的成年人,多发于躯干和面部的单侧,特征为按神经节感觉神经纤维所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的疱疹,剧痛难忍 |
流 感 |
流感病毒 |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数小时至4日,常见1-3日 |
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高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消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症状加重。流感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生命构成威胁 |
Hib感染 |
B型流感嗜血杆菌 |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
|
Hib是引起小儿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它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引起脑膜炎、会厌炎、肺炎、关节炎、蜂窝组织炎、心包炎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脑膜炎是最严重的表现,即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仍有1%-2%病例死亡,20%-50%的幸存者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
秋季腹泻 |
轮状病毒 |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
24-72小时,多在48小时内 |
出现急性胃肠炎为主的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但不含血或粘液。若治疗不及时、方法不正确,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及严重并发症(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