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发布《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发布《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

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
        干预流程
        确定问题是什么
        首先应就本地区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问题的规模、特点、范围和后果搜集数据。道路交通伤害的绝大多数数据来源于卫生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卫生部门可以通过各种定性/定量调查、监测等,获取本地区道路交通伤害的信息。需要强调的是,除以上调查外,应该对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政策环境进行评估,比如当地政府对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程度,有哪些政策法规及其执行力度如何等。
        确定危险因素
        从第一步得到的信息中,分析本地区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原因,并从中找出相关危险因素。与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儿童自身身心发育不完善导致的体格和认知发育限制、冒险行为、同伴影响、性别等;由于车辆自身的设计缺陷和使用中维护状况导致的危险;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造成的环境危险因素,如缺乏儿童活动场地、缺乏将行人与机动车分离的设施、居民区车速过快、以及土地使用和路网规划混乱等;伤害发生后一段时间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护和康复治疗。
        制定和评估干预措施
        对于道路交通伤害预防,国内外已经有许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表2)。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更加强调多部门齐抓共管,并且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往往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所主管。有效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措施主要有立法与执法领域的酒后驾驶法律、机动车驾照法律、儿童安全座椅法律;环境改善领域的减速措施、安全活动场所、前往学校的安全路线、公路合理规划和改造建设;工程学领域的佩戴安全带和头盔、改进汽车前端设计、增加可视性辅助设备;健康教育方面的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技能培养与教育、针对公众/政府部门/媒体的宣传倡导;以及医疗救护中院前急救、医院治疗和康复治疗。
        组织实施
        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的主要目标就是将已经证明有效的措施在本地区实施。而此项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交通管理、社区、家庭、公共卫生、医院等多个部门,所以为了达成共同目标,参与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的各个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合作成员都应在同一个指导思想下开展工作。
                干预策略与措施
        目前,国际公认的伤害预防策略包括五个方面:教育预防策略(Education):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开展改变态度、信念和行为的项目,同时还针对引起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个体。环境改善策略(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通过减少环境危险因素降低个体受伤害的可能性。工程策略(Engineering):包括制造对人们更安全的产品。强化执法策略(Enforcement):通过法律和公安部门的措施确保在人群中维持某些行为和规范的实施。涵盖了强制实施法律以创造安全环境,还包括确保安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法律和规范。评估策略(Evaluation):涉及判断哪些干预措施、项目和政策对预防伤害最有效。通过评估使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知道什么是预防和控制伤害的最佳方法。以上即“5E”伤害预防综合策略,该策略的有效性在很多国家的应用实践中都得到证明,在减少与控制伤害发生与死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伤害监测、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伤害发生后的及时急救也是减少和预防伤害的基本策略。
                宣传与教育
        (1)教育与技能开发
        有关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的公共卫生措施很多,但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教育是其他策略例如立法、推广儿童安全座椅、头盔措施等的基础。但是应当避免只采取教育这种单一干预方式。
针对低龄儿童
        针对低龄儿童,行为养成和技能培养的教育方法更有效。儿童更易通过自身实践或实际案例学到最好的方法和技能,例如在安全道路上进行环境模拟,开展路旁基本技能学习,传授步行及骑自行车的方法和技巧,在步行教育中增加如何增强可视性的内容。
针对青少年
        儿童成长到青少年阶段后,多处于叛逆期,很难通过简单教育方法传授知识,有时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可以通过更多参与、互动,以更新颖的方式进行教育和传授,例如电视节目、同伴教育、互动游戏等,让他们学会如何成为安全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框7)。
        (2)宣传与倡导
        宣传与倡导是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工作的基本组成。因为卫生部门能够收集大多数伤害数据,并且监管对受害者的治疗,在宣传倡导方面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能够引起社会对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问题的更多关注。
面向公众开展的宣传倡导
        政府资助的宣传倡导活动,应告知公众本地主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问题,以及如何预防这些问题,同时应纠正公众在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方面的误解。活动如果能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相配合,对提高公众意识将更为有效。宣传倡导活动还可根据一些日历上的重要活动日来规划,如:联合国全球道路安全周;国际残疾人日;世界道路交通受害者纪念日等,围绕这些活动日开展宣传倡导活动,可以大大加强其影响力。如果事先对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还有助于卫生部门与其他部门建立广泛地合作基础。
面向行政部门的宣传倡导
        许多与道路交通伤害有关行政部门并不熟悉卫生部门在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领域的巨大作用。因此,卫生部门有必要面向其他道路交通相关部门,大力宣传利用公共卫生方法解决道路交通伤害问题的优越性。可以通过研讨会、工作会、简讯、邀请相关团体讨论其在预防工作中的职能和职责来实现。卫生部门应充分利用搜集数据来告知决策者本地区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严重性和规模,包括流行病学数据、伤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经过证明有希望的预防措施等。
面向媒体的倡导
        媒体倡导具有双重功能,它既能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渠道,将倡导实施的政策、核心防护知识及有益的舆论氛围传播给公众,同时又作为政策制定和倡导的重要参与者,向决策者提供信息、评价社会影响,是强有力的意见形成者。
        道路交通伤害干预中,实施媒体倡导的首要技巧是倡导信息选择要符合媒体“新闻”和“新闻价值”的构成标准,即新奇不寻常的信息、产生影响的事件、对当前新闻事件做出反应、人们感兴趣的事件、影响人们生活的喜剧/悲剧、涉及名人的事实或统计数据或独家新闻,并且越当地化越好,能够唤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和冲突的呈现。此外,媒体倡导中需注意的重点是建立与媒体的长期合作关系,包括定期对合作媒体提供道路安全专业的信息和培训,建立共同选择、设计倡导核心新闻信息的机制,形成本地媒体倡导的良性循环。
        利用媒体推动政策制定时,通常先经过媒体焦点辩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形成影响大、覆盖面广的社会意见,从而影响决策者,影响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媒体倡导论题怎样构思或描述对倡导活动结局有很大影响,一般论题的构思应结合本地实际,符合新闻特征,尽量要求简短,像讲述新闻故事一样,将事实和论点转化成大众容易理解的说法。母亲反对酒后驾车组织(MIDD)媒体倡导案例就是一个成功的媒体倡导影响政策制定的典范(框8)。
        对于三种类型的宣传倡导,卫生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可获得的资源。这包括本地数据,也包括全国,甚至世界卫生大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就伤害做出的决议、报告及建议。非政府组织是另一个可供卫生部门汲取资源、开展宣传倡导的合作伙伴。在许多国家,道路交通伤害受害者团体及其家庭是发起预防内容宣传倡导活动的主力军。此种团体在施压要求改善道路安全立法方面,都十分积极。悲剧性的事故,如儿童被车撞死等常常引发大规模的公众担忧。如果这种担忧有效地分流,则可为基础预防工作产生迅速和持续的政治承诺。在适合的情况下,卫生部门应支持此种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进一步推进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工作。
        医疗、救护与康复
        许多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活动集中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限制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医疗急救服务(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救护和康复治疗)来减少道路交通伤亡。事故后救治的宗旨是避免可预防的伤害和死亡,降低伤害的严重程度和由此带来的痛苦,确保幸存者能最大限度地康复。救治方式决定伤者的生存机会和今后的生活质量。实际上几乎不存在对道路交通事故伤者进行救治的“黄金时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有机会进行救治。
        (1)普及现场急救知识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执行现场急救人员大多是事故现场的目击者,这就要求全体道路交通参与者都应掌握事故现场的急救常识,以便自救和救人。
        普及的重点首先应该是警察、驾驶员、学生和军人,因为他们都是有文化、有知识和有组织的群体,培训起来易于组织和接受。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他们会自觉参与抢救,其中驾驶员的急救知识普及尤为重要。我国于1996年开始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每个驾驶员必须接受急救基本训练,直至培训合格后方可取得驾驶许可证从事驾驶工作。另外,居民往往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目击者,且当地居民对当地急救组织也比较熟悉,因此不应忽视以社区为单位普及居民交通急救常识的途径。
        普及急救知识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举办培训班、专题急救、模拟演习、影视录像、图片展览、知识竞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普及教育,对儿童也将产生一定影响,对增加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也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框9)。
        (2)院前急救
        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挽救许多生命。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司机应立即停车,并拨打求救电话“120”、“110”、“122”。除非现场处境会威胁儿童生命,否则切勿立即移动伤者;同时要关闭失事车辆引擎,拉紧手刹或用石头固定车轮,防止其他车辆卷入交通事故;查看儿童伤情,确认有无意识、呼吸、脉搏、出血,从车内救出受伤人员的过程应根据伤情区别进行,对脊柱损伤者不能采用拖、拽、抱等方式,应使用脊柱固定板。实施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做心肺复苏,头、颈、胸、背部等可能受到强烈打击的时候,不可强行实施心肺复苏,以防止情况恶化。意识清醒者进行对症处理。要注意尽可能保护现场(框10)。
        
        在有正式医疗急救系统的地方(通常配有救护车),如果其设备、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和操作都符合标准,那么这个系统将能够提供最有效地救护。急救车上需要配备供儿童使用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如气管、颈部固定圈和血压计等。救护人员需要经过相关培训以评估和诊治受伤儿童,还要能识别出那些对成人来说是正常而对儿童来说却不正常的情况。
        同时,做好院前救护,需要缩短伤者运送时间,提供现代化急救运输,设立及时转送伤者绿色通道,以保证伤者尽早得到救治。
        (3)医院救护
        经院前急救的道路交通伤害幸存者最好被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抢救、监测和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手或器械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止血操作,抗休克处理,中毒急救,导尿,输液,包扎伤口,骨折固定,助产及挽救胎儿等,要善于分析判断现场伤情,保存好急救报告及记录。医院应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即对急诊医护人员都给予相关培训,从而保证在第一时间内高效、规范、畅通地救治危重患儿。医院急诊室还应配备关键急救设施,如胸腔插管和呼吸机。
         (4) 康复治疗
        对儿童来说,发生道路交通伤害后的康复治疗尤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今后更长人生历程的生活质量和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大小。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为了避免因瘫痪在床而引起的并发症,在病人住院期间就应立即进行高质量的治疗和康复。一系列专业人员需要参与到医疗康复服务中去,包括运动医学和康复医生,以及其他医学领域的医务人员,如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修补和矫正、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语言病理学和护理学等。对每一位伤者来说,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康复与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正常参与日常生活的能力同样重要。

卫生部疾控局还是先把下过的规章制度文件先执行好了在下其他的文件吧 光下不管下那干啥

TOP

再看看与上文(质问:救人的陈阿姨,你看过《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吗?)作者截然不同的观点:
楼主的老婆被人************了 事后楼主很愤怒 就质问************犯:你************的屌法不对呀 你查看************指南了吗
来自:天涯社区> 天涯论坛 > 天涯杂谈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299397.shtml
作者:马甲破了换个新的

TOP

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在做什么工作,楼主有何感想,也想请教同行.
[转帖]质问:救人的陈阿姨,你看过《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吗?
     这两天看到很多关于捡垃圾的陈阿姨救人的帖子,看到阿姨救人救的坦荡并无所畏惧心无杂念,不禁想问陈阿姨你看过《指南》吗?换句话说阿姨,根据指南你会救人吗?
     我敢肯定你没看过。否则你不会如此。
     《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儿童溺水...》《儿童跌倒...》《老年人跌倒...》等,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的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是目前我国关于怎么救人的最官方指示,他们的出现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人在救死扶伤事件上的价值观,譬如那句面对老人摔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而据陈阿姨的回忆,事发当晚, 她像往常一样在五金城里捡垃圾,远远看到一个小孩躺在路上,但路人和车辆经过却都不理睬。她依稀听到小孩的呻吟,就赶忙跑过去。“我走到女仔旁边,听到她啊啊的叫声,声音不大,但听着很凄惨。”陈阿姨说, 她把孩子抱起来, 看到她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流着眼泪,嘴里和鼻子都在流血,后脑勺也在流血。孩子全身软绵绵的,扶起来马上就瘫了下去,坐都坐不住。陈阿姨不敢用力,便把孩子拉到路边,并呼吁路过的人们帮忙,无人回应、
      根据《指南》:除非现场处境会威胁儿童生命,否则切勿立即移动伤者;查看儿童伤情,确认有无意识、呼吸、脉搏、出血,从车内救出受伤人员的过程应根据伤情区别进行,对脊柱损伤者不能采用拖、拽、抱等方式,应使用脊柱固定板。实施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做心肺复苏,头、颈、胸、背部等可能受到强烈打击的时候,不可强行实施心肺复苏,以防止情况恶化。意识清醒者进行对症处理。要注意尽可能保护现场。
陈阿姨:现场处境已不会再威胁儿童生命,而你却抱起了孩子;在没有判断孩子伤情的情况下拉孩子到路边,没有给孩子止血、试图把孩子扶起来、还破坏了现场,这些都严重违背了指南。
      不过幸好,幸好你是一个捡垃圾的,没想那么多;幸好你没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被断章取义的媒体影响,在此时突然想起那句“不要急于扶起”;幸好那你没看过那些冗言繁语的指南。
      我们的民众只敢坐在电脑前义愤填膺,却只是在事发时冷默;我们的媒体在断章取义的情节里夸张,却不能正确地舆论导向;我们的官员把关于老人小孩摔倒“小心、用心、关心”就能解决的六字箴言演绎成了洋洋洒洒的万字天书,却没有办法还好施援手者一个公道。我。。。。。。。。。们。。。。。。。。。。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