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村医的处境

村医的处境

病有所医,是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现在,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都有了改善。一般来说,城里人看病当然是去医院,但如果农村人有病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先去找乡村医生。乡村医生是个特殊群体,过去叫“赤脚医生”。他们生活在农村,既是农民,同时又给人看病,是医生,对于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怎么样呢?


  每天早晨7点多钟,安徽省灵璧县朝阳镇崔楼村村民戚伟,都要给她家养的二十几头猪喂食。和她同样一大早喂猪的还有隔壁村的村民鲁永新。急急忙忙喂完猪,戚伟和鲁永新都赶到了同一个地方,崔楼村中心卫生室。他们不是来看病而是来上班。原来,他们既不是养猪专业户,也不是普通的农民,而是崔楼村的村医。早上8点不到,这里已有不少村民在等着看病了。过去,戚伟和鲁永新每天要在卫生室忙上一整天。可是现在,他们每天在看病间歇,还要抽空回家三次去喂猪。


  崔楼村卫生室现有5位村医,全村4300多名村民日常看病打针开药就靠他们了。过去在村民的眼中,村医曾是个收入不错令人羡慕的职业,但近两年,情况却大不一样了。


  据了解,这里村医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上级发放的诊疗费和一些补助。记者来到主管崔楼村卫生室的朝阳镇卫生院,查看了发放诊疗费的帐目登记表,仔细计算后发现,2012年崔楼村的每位村医,最多的一个月拿到的诊疗费是470元,最低的月份才拿到200多元。


  除此之外,2012年,崔楼村的村医还领到过两笔补助,一笔是1-6月份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另一笔是4-6月份的药品零差率补助,加在一起,村医的月均收入在400元到670元之间,都比过去大幅降低。比如戚伟,过去每月收入三、四千元,现在只有不到一千元,难以维持生活,这就难怪她在看病间歇还要去养猪。


  这里的村医收入为什么会这么低呢?记者进一步了解了诊疗费和补助的发放情况。先看补助款,目前,村医负责给村民建健康档案等十大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国家为此专门下拨了补助款。按照当地标准,建一份档案村医应该拿到8.75元补贴,这笔钱下拨给乡镇卫生院,再分发给村医,但是戚伟他们领到的却是人均1.5元。灵璧县卫生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发放情况是根据上半年考核情况,人均按4元钱给医务室拨付,现在还剩4.75元没有拨付。


  本该发放人均8.75元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县卫生局以考核为名,先扣下4元,而到了朝阳镇卫生院,这笔钱又被扣了一道,到村医手里,就变成了人均1.5元。


  无论是县卫生局还是乡镇卫生院,都以考核为名层层截留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这种情况不是2012年才有。记者调查了2011年灵璧县下拨到朝阳镇卫生院的54万多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其中有16万多元被截留。再来看看药品零差率补助的情况,这笔钱本应每月月初提前发放,但是,从朝阳镇卫生院会计提供的帐目上可以看到,截至2012年年底,村医们只领到了4至6月份一个季度的补助款,其它的钱哪去了呢?经核实,第一季度8万多元的补助款,被镇卫生院截留,而下半年的补助款,直到12月底县里才下拨,还没有来得及发给村医。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灵璧县朝阳镇,全国多地都曾出现。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对全国20多个省份,3000多名村医进行了生存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4.8%的受访村医获得了药品零差率补偿,46%的受访村医拿到了公卫补贴,而且他们拿到的补贴金额不到政策规定金额的一半。村医补助款被克扣截留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除了补助款,村医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诊疗费,那么这笔钱在灵璧县发放的情况又如何呢?


  在灵璧县朝阳镇采访时,记者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来村卫生室看病的村民基本都是要输液,连小孩也不例外。为什么都要输液呢?原来,按照规定,村民在村卫生室每刷卡就诊一次,可报销5元的一般诊疗费,这5元钱就是村医的一般诊疗费收入。但记者了解到,这里对一般诊疗费的报销有一个特殊的规定:输液上面补助5元钱,扣除针管皮条等成本2元钱,实际医生可以收入3元钱。


  而且这里的村民被限定,每年输液的次数,平均每人最多5次,超过5次就要自费,自费时村医们也就挣不上钱了。那么诊疗费变成了输液费,这样的规定出自哪里呢?朝阳镇卫生院说:“这个应该是县农合规定的”。记者向灵璧县卫生局核实,得到的答复是这是省里规定的。记者继续向安徽省新农合办公室核实,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这个规定。


  在《安徽省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意见》中,对一般诊疗费的解释很明确,它包含村卫生室的挂号费,诊察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并没有规定只有输液才可以收费。安徽省新农合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说,为了保证新农合基金的安全,省里对一般诊疗费实施总额预付的办法,目的是为了防止村医乱刷卡而套取新农合资金。为了不突破预付总额,县里就想办法从严控制一般诊疗费的报销次数。这样一从严控制,到了村里,就变成了只有输液才能报销一般诊疗费。


  由于资金总额的限制,村医诊疗费收入也有上限,具体到崔楼村,村医每人每月诊疗费收入最多也就是三、四百元。


  为了提高收入,村医们也在想方设法。尽管规定村卫生室不允许再卖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药,但记者看到有些村卫生室还是在偷着卖。还有的乡村医生干脆就从坐堂转为游医,增加收入。


  各种补助款被克扣截留,诊疗费收入过低等原因,造成了一些村医收入下降。社科院的那份调查报告中说,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年收入是60000多元;卫生院普通工作人员的收入有33000多元;乡村小学教师的年收入也有25000多元;而只靠种地的农民的收入现在也有近万元了,如果要外出打工,收入还要更高。但村医的年收入现在是14000多元。在记者采访的几个村子里,乡村医生的年收入也就比纯靠种地的农民的收入稍微高一点,平均下降幅度达到51%。这不仅导致违规乱输液乱卖药等问题屡禁不止,还带来更大的隐忧。


  在朝阳镇各村卫生室记者看到,目前还坚持工作的村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上了年纪的,四、五十岁的居多,也有60多岁还在坚持行医的,崔巷村的老村医崔为灵今年63岁,当了40多年的乡村医生。以前的乡村医生大都是子承父业。老崔的儿子也曾经上过卫校干了七、八年的村医,现在也不干了。


  记者走访了朝阳镇10多个村,没有发现一名30岁以下的村医,年轻人已不愿意再进入曾经令人羡慕的村医这一行。而干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村医也有的改了行。京渠村中心卫生室原来有5名村医,目前只剩下3名了。


  据记者了解,现在灵壁县朝阳镇正在陆续返还截留村医的补助款。


  在农村地区,村医有技术,有知识,是文化人,工作多,任务重。除了开药治病,像村里的预防保健、妇幼保健、院前急救、健康教育、慢病康复、计划生育、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助新农合筹资都得管,甚至农村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监管中也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农民健康的守门人”说的就是乡村医生,他们的身上担着几亿农民的健康。再看这样一组数字,工作强度大:每月平均休息不到半天;职业风险高:84.17%的村医经历过医疗风险;还有一半以上的村医没有养老保障。而对工作现状满意的村医只有1.45%。


  村医通常被称作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网底不牢,地动山摇”。这份工作太重要,所以,为他们的工作创造条件,为他们的待遇提供保障就显得尤其重要。(文/央视网)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05/04/c_124663277.htm

现在村医是需要改革了,一个村一个村医是否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服务呢?业务水平能跟上吗?群众能真正放心享有他们的基本服务吗?不是把经费下发到村医就行滴,要服务质量和数量完成滴,工作没做好,卫生院、卫生局都得听上级领导话,各级都有自己的考虑和难处。应该根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合理安排乡村医生承担的工作任务,明确补偿标准,并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偿,调动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因此村级只能根据服务项目内容和数量,考核后发放相应补助,不能搞一刀切,硬性要求下发经费比例。

TOP

现在只是喊喊,怎么来解决呀,民办教师可以解决,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为何就不能解决,纠结到底在哪里?

TOP

村医生的现状,其实就是中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网底(县、乡、村)也与乡村医生的境遇好不到哪儿。

TOP

我赞同祝福00的观点。我还认为国家要出台政策解决老村卫生员的养老问题,使他们心甘情愿的退出卫生员的行业,他们好歹都干了几十年了,不能说不让干就不干,这样对他们不公平,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只有他们退了后,重新招聘村卫生员,并提高待遇,这样才能有有能力的年轻人来干,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