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乡村医生吐真言 情真意切盼“两会”

解放到1983年以前的开放期间,乡村医生的生活工作有保障,乡村医生切实落实农村卫生的各项措施,使许多常见传染病得到控制,婴幼儿死亡率大弧下降,人均期望寿命在短短的20年内,从35岁提高到68岁,得到社会的好评,得到WHO的好评。但是,改革开放后,乡村医生工作机制没有保障,一直到现在,每月津贴仍在20-30元期间,一个月的收买不到一只鸡,严重影响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乡村防疫保健措施落实不到位,已经控制的传染病在农村卷土重来,在部分地区流行,新发传染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议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编制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加强业务技术资格准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把党的“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实到位,使农村公平地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保证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如期实现。

TOP

乡村医生

青壮年: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老 年:两三千安慰费,安度余生吧

...............

为生活, 背起重重的行囊重新开始吧

TOP

乡村医生血泪史,他们太苦了!!!

强烈支持

[em01][em01]

TOP

[em01]说得太好了哟,现在的疾控在政府眼中是可有可无啊!需要大家去大声呼喊呀!不然我们连饭都没得吃了哟、、、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最好每隔几年来一次非典那是最好的哟[em10][em10][em10]

TOP

看"两会"的新闻,我特别注意主流媒体对这次会议的主流评价,有句话是:"代表们的提案比上届减少(500多份),质量比上届有所提高." 典型的没话找话讲.

会散了,四千多份提案才进入处理程序,分门别类送交"有关部门".写信的那位可敬的乡村医生不是"情真意切"吗?他的信就算有人重视,就算变成了提案,也是这番冷处理过程.等到下届"两会"召开,只要报告一下上届会议提案处理情况,报一下数字即可.周而复始,代表们还得劳驾重启炉灶重新操作.

我本人有过两次处理地方"人大"提案的经历,一次是十几年前借调在卫生局搞医政时,一次是几年前一位可敬的代表提出全面普查结核病的提案.写个答复意见,提案也就进入档案袋了.

在这个问题上谈"国际接轨",是不好谈的.不说了吧.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