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如何在疾控事业寻求自我发展

如何在疾控事业寻求自我发展

  来到疾控家圆,看到同行对于工作的想法,大部人都期望既有很高的收入,又可以获得个人的发展。但再看下去时,就是看到很多人对于疾控工作的失望。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做着类似的动作,一项新的工作,从接受工作任务前的好奇,刚开始做时的激情,慢慢地到失去兴趣,最终直到讨厌。大多数人抱怨环境没有给自己发展机会。他们习惯于等待,习惯于在期待中重复着让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兴趣的东东,直到产生讨厌的情绪。溜达论坛多了,偶发现原来不是工作让人讨厌,而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在平淡的疾控工作中寻求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的目的是要向国家给自已加工资,加工资有两个途径,一是升官,二是进职称。前者职位太少,大多数人无缘当领导;后者职位不限,给我们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也是为进军领导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才能快速晋升职称?首先你要对职称感兴趣,时刻牢记把晋升职称放在第一位,因为职称是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通过国家认证了的。其次按本省职称评审条件的相关文件一条一条地准备好。最后参加专业考试,一炮打过。专业考试复习看最新版的本科教材(目前是2008年出的第七版),结合模拟试题,一般复习三个月通过考试应该没问题。关于论文,好多人都抱怨在基层没有科研课题,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出来,其实不然,论文就是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只要按照期刊的编排要求去组稿,加上自已的一些新观点、新见解,即使是年复一年重复的工作,一样能写出好东东出来,即使是相同的文题也是有期刊录用。年轻不要紧,青春是本钱,如果你刚本科毕业进入疾控事业,只要有心,36岁之前完全有可能取得正高职称(厅级工资)。这比点头哈腰大半辈才混个正科爽歪得多了。
        最后谈一点当领导如何做才能步步高升。疾控单位是专业技术单位,是知识分子汇聚的地方,没有一定的能力是驾驭不了这帮自视清高的人,因此,用人是关键,关键中的关键是挑选一个综合分析能力强而且很能写的人做秘书或办公室主任为自已所用。三分成绩七分靠吹,工作再好,不会写,不会吹,就得不到社会承认,就没有人关注你。
总之,就其本身而言,疾控事业是我们谋生的手段,似乎有一种强迫性在里面,但是,如果我们留意国家给我们的机会,积极进取,那么,我们不仅工作得开心,而且,自已给自已加薪进职得更快。
1

评分人数

楼主啊,你可知道不,我取得中级资格后4年才聘上,现已拿到副高资格好多年了,我是县CDC,编制55人,高级职数仅有5个,中心现有副高及以上资格10人,按正常的排列算,退休前可聘到副高!而这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可就惨了,在我等没有上副高前,就别想上中级了!再等十来年再说吧!
在卫生部门啊,通过了全国统考拿到的资格证书,也就纸一张,不能当饭吃!

TOP

现在绩效工资改革了,岗位设置是按比例设置的,高级、中级都是有比例的,就算你考出了,也评上了,但是没有空的岗位在那里,你还是得等,等到位置空了,才能聘用。
万恶的绩效工资改革,万恶的岗位设置,感觉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

TOP

登陆说说我的看法:我是县一级的疾控工作人员,感觉楼主是在俯视着我们,而后语若悬河高谈阔论。有几点不同看法:1、疾控人并非是需要高工资,而是确实发的太少,县、乡级的疾控工资敢说给人听吗,统计局都不愿意上报。疾控人需要的是与自己的工作相符、与同级单位相平、不和物价脱钩太多的工资,激情过后的等待,恐怕怨不得疾控人,事业体系下的官僚主义,疾控这个二级机构被腐蚀很透彻,在领导看来,不出事就是最好的事,不需要你们这些小兵有什么想法搞什么创新,那根领导没关系,过于出头,反而会被领导记在心里,至于工资,领导们都不知道自己工资多少,底下人的工资能在卡上存几天。这是一种不平衡,而不是疾控人贪婪。
2、惰性是怎么养成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激情,但疾控却有自己的工作模式,领导们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职工能改变领导的做法吗。不是不想实实在在做点事情,可你没有这个权力,向领导建议一下,却被当做笑话,呵呵。
3、事业体制下,领导、评级、聘用与什么相关,我认为不需要我细说了。

TOP

好文,值得推荐和借鉴!
让大家看到希望!
这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它奋斗!而我只同意后半句!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