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范畴变宽 机遇变好 压力变大

范畴变宽 机遇变好 压力变大

——梁万年谈公共卫生优先战略健康报 2004.04.15 1版 今日要闻

  科学发展观在卫生领域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公共卫生的变化。北 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流行病学专家梁万年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亮出他的观点。   内涵扩大了   梁万年说:“过去叫大卫生,叫了几十年没人理。现在大家都认 可公共卫生优先战略。这一范围的扩大,为公共卫生增加了广阔的空 间。”   他说,过去讲公共卫生,就是妇保、监督,现在的内涵扩大了: 老年病、精神卫生、儿童妇幼保健、基本医疗,都是公共卫生。公共 卫生应是大内涵,凡是与人们健康和安全有关的,如健康与安全家庭、 健康与安全社区、健康与安全城市、健康与安全社会,都应纳入公共 卫生范畴。北京现已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纳入了公共卫 生范畴。   政府认识到位了   过去,在政府概念中,一讲到医疗卫生就是医院,总感觉把医院 抓好了,医疗卫生工作就做好了,而认为对于公共卫生的投入是看不 见效果。如今,政府对健康的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真正 认识到疾病预防是关键。   过去政府官员见到卫生局局长就头疼:又来要钱了。现在他们认 识到:医疗卫生系统花钱花得越早,产生的效益越大,而把钱花到公 共卫生方面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因此把构建公共卫生体系作为行政部 门一项重要的工作。   过去卫生部门想协调其他政府部门很难,人家不懂什么叫公共卫 生,总觉得挺虚的。现在各部门配合的态度完全不同了,就像前一阶 段防控禽流感,各部门的协作机制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大家都清楚自 己该干什么。   卫生行政部门兴奋点转移了   过去卫生系统一开会,都是医院的专家坐在最重要的位置,现在 一开会是公共卫生专家为主角。梁万年形象地说:“那时我们会说, 医院工作是很重要,但不能忘记公共卫生。现在是医院的人在说,公 共卫生是重要,但别忘记我们医院。这个变化是巨大的。”   过去,卫生局局长的兴奋点在医院,因为医院能够很快出成绩, 有多少张床,有多少件高精尖的检查设备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卫生局 长们认识到了:真正反映当地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急能力,是对人民群众保障的能力,是执法监督能力及信息系 统的报送能力和反应速度。   卫生工作重点也发生了转移。过去卫生工作重点主要就是医疗, 大病、难病能解决就是好,设备高级就是好,重点在医院,在治疗。 现在的重点前移了: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救助这些薄弱环节成为重点 了。   还有不少欠缺   和一些公共卫生专家一样,梁万年教授现在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怕自己干不好。   2003年SARS蔓延,公共卫生专家可以说,因为政府以前不重视。 而现在呢,政府该配置的都给配置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作再做 不好,实在是无法交待。   但事实是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人力资源较弱。与临床 相比,公共卫生的人力在结构上、性质上、数量上都有很大的缺口。 公共卫生人员素质、能力、水平都比临床医学人员差很多。再比如, 基础较差。不仅仅是设备不行,更重要的是缺乏规范和磨炼。   目前政府和社会对公共卫生成果的期望值太高。其实,公共卫生 不是短时间就见效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梁万年说,设备一夜之间可 以投,房子一夜之间可以盖,人员素质和一些机制不是一夜之间可以 改变的。   那么,相对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需要怎样的过程?   梁万年说,首先,在明确基本公共卫生内涵的前提下,应该分阶 段有重点地解决优先问题。比如目前应急机制就是当前应优先解决的, 包括信息体系、快速反应能力、设备等。其次是预防控制体系、医疗 救治体系。还有机构的补偿机制和筹资的问题也是要解决的。公共卫 生是围绕人群的健康和安全来做的。但是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不仅仅 是供方,和经济、教育、就业、环境保护、饮水安全及一系列因素有 重大关系。其中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就业水平的影响作用比卫生服 务供方的影响作用还要大。所以说,某个地方公共卫生做得不好,不 一定是供方做得不好。公共卫生建设要适宜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公 共卫生应是全社会的事。

“那时我们会说,医院工作是很重要,但不能忘记公共卫生。现在是医院的人在说,公 共卫生是重要,但别忘记我们医院。这个变化是巨大的。”——但愿如此!!!!

TOP

他的讲话是无知的,“因为政府以前不重视。而现在呢,政府该配置的都给配置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作再做不好,实在是无法交待。”他不知道现在全国那么多家CDC在为造房子而勒紧裤腰带吗?他不知道疾病控制只有法律责任而没有法律权力保障吗?他不知道现在卫生监督正在被瓜分吗?他不知道卫生局现在还是把疾控和监督在当替罪羊吗?.........妈的!!!坐着说话不腰疼.....

TOP

他胡说,是想为医院。

TOP

我看他说的就很不错.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