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传染病] 青海省海南州肺鼠疫死亡病例增至3人

[传染病] 青海省海南州肺鼠疫死亡病例增至3人

新华网西宁8月3日电(记者 吕雪莉)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厅了解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生的肺鼠疫疫情死亡病例今日增加至3人,住院隔离治疗病例9例,其中危重1例,另有1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症状,无新发病例。
青海省卫生厅今日接到海南州肺鼠疫指定救治医院的报告,兴海县新增死亡病例1例,死者旦智,男,64岁。这是继昨天之后的又一例肺鼠疫死亡病例。
青海省鼠疫应急指挥部已对现场医疗救治力量和专家进一步做了加强补充,国家临床医学专家和省内临床医学专家继续进行医疗救治。省、州、县三级卫生专业人员在疫区继续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继续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检诊检疫。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子科滩镇7月30日发现肺鼠疫疫情,共确诊病例12例

又见鼠疫,好像消失很久的病种了!

TOP

学习了,谢谢朋友。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生旅途需八戒更要悟空。

TOP

肺鼠疫为鼠疫的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文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依靠飞沫传播,潜伏期短,感染者有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道感染特有症状。感染后若不及时有效治疗,病人多在2~3天内死亡,预防时要注意灭鼠灭蚤,预防动物间鼠疫,隔离鼠疫病例,预防传播。

肺鼠疫是鼠疫的最致命和极少见的类型。通常肺鼠疫是由最初腺鼠疫晚期感染的继发性传播引起的。原发性肺鼠疫是由吸入烟雾状传染性飞沫造成的,并可在没有跳蚤或动物卷入的情况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未经治疗的肺鼠疫具有极高的病死率。

2009年中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现肺鼠疫疫情,截至8月3日已确诊病例12例,其中3例死亡。


1911年初,中国黑龙江哈尔滨出现首例肺鼠疫。

伍连德 伯力士1911年12月,日死亡人数五十余人,鼠疫进入爆发期。

1912年1月8日,死亡人数达到150人。

1921年,伍连德博士和伯力士医生在哈尔滨鼠疫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2006年7月31日至10月8日,刚果共报告疑似肺鼠疫626例,其中死亡42例。

2008年9月26日,西藏林芝地区朗县近日发生一起人间鼠疫疫情,2人因感染肺鼠疫型鼠疫死亡。

2009年7月3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现肺鼠疫疫情,确诊病例12例,其中首例死亡病人是1名32岁的男性牧民,其余11人主要为死者亲属。

2009年8月2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已确诊病例12例,其中2例死亡。青海省已对疫源地依法封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2009年8月3日,青海肺鼠疫死亡人数增至3人,其他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病情危重,1例患者较重,其余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来自国家和青海省的临床医学专家继续进行医疗救治。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其他如猫、羊、兔、骆驼、狼、狐等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肺鼠疫病人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带菌者(包括健康带菌和恢复期带菌)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亦应引起重视。主要储存宿主以旱獭和黄鼠最为重要,由于它们是冬眠啮齿类动物,感染后可越冬至翌春发病,再感染幼鼠,对鼠的自然疫源的形成和鼠疫耶尔森菌种族延续均起重要作用。褐家鼠是次要储存宿主,但却是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经鼠蚤传播

鼠蚤通过蚤为媒介,构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是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的媒介是鼠蚤,如旱獭的长须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沙鼠的沙鼠客蚤(Xenopsylla gerbilli)、田鼠的原双蚤(Amphipsylla primalis)以及家鼠的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等10余种蚤类都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蚤类吸入含病菌的鼠血后,其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在其前胃内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消化道,当在叮咬其他鼠或人时,吸入的血受阻反流,病菌亦随之侵入构成感染。蚤粪亦含病菌,可因搔痒通过皮肤伤口侵入人体。

经皮肤传播

剥食患病啮齿类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在自然疫源地得到某种程度控制情况下,尤其首发病例,由于猎取旱獭等经济动物而经皮接触感染,更具重要意义。

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可借飞沫构成人→人之间的传播,并可引起人间的大流行。一般情况下腺鼠疫并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致病菌


肺鼠疫的致病菌为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的耶尔森菌属,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无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兼性需氧,鼠疫杆菌含有多种抗原,与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的有F1,T,V,共三种:

·F1 抗原病菌的荚膜抗原,为一种糖蛋白,有高度特异性,已广泛用于血清等诊断。

·T 抗原中的鼠毒素,仅对鼠类有毒性,而细胞壁内的脂多糖内毒素则可引起人体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补体激活和组织病变。

·V 和W 抗原由质粒介导,仅存在于毒型菌株,保护病菌能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弱,特别对热和干燥敏感,日晒和常用消毒剂均可杀灭,耐寒冷,在脓液,痰和土壤可存活1年以上。

致病机理

鼠疫杆菌多自皮肤侵入人体,经淋巴管至淋巴结,引起原发性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菌释放毒素可引起全身毒血症状,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内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可有感染性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病菌从呼吸道侵入则引起原发性肺鼠疫,出血性支气管炎和坏死性肺炎,出血坏死性肺门淋 巴结炎和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炎。



症状体征


肺鼠疫须与其他肺部炎症鉴别,如大叶性肺炎,肺炭疽,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及支原体肺炎。肺鼠疫潜伏期短,一般3~5 天。原发性肺鼠疫为数小时到3 天,起病急,高热伴畏寒、寒战,全身毒素症状,淋巴结肿大,可有呕吐、腹泻、肝脾肿大及出血表现。肺鼠疫多由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少数为原发性吸入性肺鼠疫。咳痰为脓血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发绀。肺部体征少,可有少量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为本病之特征,如抢救不及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因病死后全身皮肤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并发症

肺鼠疫的并发症常见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引起呼吸衰竭。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