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病案追踪】“广州管圆线虫病事件”始末

【时间】:2006年9月3日

【累计病例】共135例,北京131例,江门1例,福州1例,广州1例,深圳1例

【基本情况】:中新网9月3日电据北京晚报报道,3日上午,在北京市卫生局召开的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控表彰会上获悉,在北京引起轩然大波的福寿螺来源已经基本查清,带病福寿螺来自广西桂林。   据最新通报,6月24日至9月2日下午3时,北京共接到临床诊断报告13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分布在9家医院),临床住院病例91例。在131例患者中重症病例25例,无一例死亡。目前,已经出院22例。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日前对黄寺蜀国演义餐饮有限公司和蜀国演义餐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立案调查,两家单位的主要违法事实为生产经营的凉拌螺肉(香香嘴螺肉)中含有致病性广州管圆线虫。据调查,给两家餐厅供货的长期供应商主要从岳各庄批发市场南一厅进货。岳各庄批发市场缺货时又从天民批发市场补货。福寿螺的产地是广西桂林。目前,卫生监督部门正加紧对病例及违法当事人的违法所得情况进行调查,按法定程序依法尽快做出行政处罚。   今年6月24日以来,在北京首次发生了群体广州管圆线虫病。经调查研究确认它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属于传染病,但是并未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也未实行报告制度,又没有国家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断治疗标准。因此,在北京绝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对此病不了解、不认识,以致在发病早期,有个别患者辗转七八家医院就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仍没能做出明确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相关链接】:致病福寿螺来源查清来自桂林 131例患者无1死亡(2006年09月03日15:29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o/2006-09-03/15299924338s.shtml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广东确诊第三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深圳报告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例

【通报时间】:2006年8月31日(确诊时间为2006年6月26日)

【累计病例】:共91例,北京87例,江门1例,福州1例,广州1例,深圳1例

【基本情况】:深圳商报记者王美华通讯员蒋丽娟李锦

【本报讯】昨日,深圳市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媒体通报了我市首例临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患者陈某,女,45岁,福建泉州泉港区深岭镇人。7年前来到深圳,居住南山西丽,为家庭主妇。8月19日,患者前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据悉,患者此前已经出现间隙性头痛两年,并长期出现37度到38度低烧。经检查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达到21.4%(正常值一般在0.5~5%),头颅MRI显示右顶叶边界不清的长T1长T2信号。8月22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送来的该患者脑部磁共振检测异常的血样,以排查“广州管圆线虫病”。8月25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广州管圆线虫IgG抗体呈阳性,初步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性脑炎。8月26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与感染科组织专家,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根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期的监测显示,我市近10年来没有接到吃福寿螺染病病例报告。此次病例为深圳首次发现。

【相关链接】:深圳报告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例(2006年09月01日04:06 深圳商报)

http://news.sina.com.cn/c/h/2006-09-01/040610889213.shtml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广州确诊1例管圆线虫病

【时间】:2006年8月29日

【累计病例】:共90例,北京87例,江门1例,福州1例,广州1例

【基本情况】:时报讯 (记者 游曼妮) 广州前日确诊一例“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患者杨仿仿今年从广州迁往北京,期间多次在北京“蜀国演义”吃过凉拌福寿螺,之后出现身体不适,辗转3个多月一直查不出病因,直到前日终于在中山一院得到“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确诊。杨仿仿目前正在接受治疗,他表示会向出售生福寿螺的餐厅提出索赔。   今年上半年,因工作调动,杨仿仿举家迁往北京,家门口就有一间“蜀国演义”劲松分店,朋友一来就在那请客,听店员推荐爱上了新菜式“凉拌福寿螺”。“别人吃一块,我就吃一大盘,还特意问清楚这是‘灼’过的。但没想到那会是淡水福寿螺。”杨仿仿说起来就生气:“我搞过远洋渔业,又在广州呆过很多年,根本不会吃没煮熟的淡水螺。餐厅要是愿意说实话,或者有一点点责任心,我也不至于受害如此深。”因为担心祸及他人,杨仿仿现在还在着力寻找所有和他在“蜀国演义”吃过饭的朋友。   吃了三次凉拌“福寿螺”不久,杨仿仿出现了发烧、头痛等症状,在北京找了几家医院都没见好。他回到自己熟悉的广州,转院两次仍然无法确诊。前天,杨仿仿终于在中山一院消化科副教授王锦辉得到“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当晚南方医科大学的血样测试结果呈阳性,说明杨仿仿确实受过此虫的感染,数据显示他已经过了感染的急性期。   长期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珠江医院田时雨教授称杨仿仿是“罕见病中的罕见病例”:“全世界已发现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不超过3000,中国不超过1000,而我多年的临床中,只发现过一例引起脊髓炎的病例。”据了解,最常见的病例是虫子入脑,大脑会产生钙化损伤。

【相关链接】:广州确诊1例管圆线虫病 患者称多次京食福寿螺(2006年08月31日01:20 信息时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31/012010875570.shtml

(待续未完)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广州管圆线虫事件再起波澜——福州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

【时间】:截至2006年8月26日

【累计病例】:共89例,北京87例,江门1例,福州1例

【基本情况】:N本报记者 章微   本报讯 31岁的周女士为治青春痘,于8月3日晚吞食了10条“旋马虫”,之后出现了麻木、低热、发冷、出汗、荨麻疹等症状,在附一医院接受治疗。经脑脊液等检查,周女士被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目前已经按照症状进行治疗。

  省疾控中心林金祥介绍,疾控中心为其做了一个治疗方案,该患者正在服用一种专门针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治疗药物。   由于这种药物服用9天才算一个疗程,截至目前为止才3天,所以现在患者还在观察当中,应该可康复。

【相关链接】:福州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病(2006年08月26日03:20 海峡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26/03209850792s.shtml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一波未停,一波又起——广东省江门市惊现一例广州管圆线虫线虫病例

【确诊时间】:2006年8月25日

【累计病例】:(截至2006年8月25日)共88例,北京报告87例,广东江门报告1例,新增病例1例

【基本情况】:

生吃东风螺为治失眠   该病人姓文,今年23岁,湖南人,在江门市某厂打工。据其亲属介绍,小文身体一向较好,近期由于失恋,出现严重的失眠现象。有一位工友告诉他,生吃本地的一种“东风螺”,可以治疗失眠。听信工友的建议,恰逢阴雨天,在工厂附近的草丛和墙壁上,小文捡到了不少这种“东风螺”。它们个个都像小孩的拳头那么大,他将螺肉取出捣烂,就直接生吃了。   小文是8月1日吃生螺肉的,两三天后感到胃部不适,但没有多加注意。8月5日,他腹痛难忍,出现低烧、四肢无力等症状,不得不到江门五邑中医院就医。医院按照普通感染的方法,运用抗菌素等进行治疗。  直到8月15日,小文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腹痛更加厉害,且出现脑膜炎的症状。 医院对其开展进一步治疗和调查,同时,小文的病情加重,陷入了深度昏迷。8月21日,其家属偶然提起小文曾经吃过生螺肉,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并立即向江门市疾控中心反映。 2006年8月25日,广东江门卫生局和江门市疾控中心正式宣布,在取得流行病学、病人症状和实验室数据全面支持的情况下,该市疑似广州管圆线虫病人小文,已最终确诊为感染了此寄生虫。目前当地医院正对其展开全力救治,小文病情略有好转,但尚未脱离危险。

【相关链接】:1、广东江门发现一例疑似线虫病例 患者有生命危险(2006年08月23日10:5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h/2006-08-23/105110805144.shtml

2、江门首现疑感染管圆线虫个案(2006年08月24日09:32 南方日报)

http://news.sina.com.cn/o/2006-08-24/09329835497s.shtml

3、江门患者确诊为管圆线虫病例(2006年08月26日01:53 新京报)

http://news.sina.com.cn/s/2006-08-26/01539850623s.shtml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受邀者注册
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共创疾控事业辉煌明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