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推荐]通知:九江市卫生防疫站地震灾后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方案(里面有珍贵的工作照片

[推荐]通知:九江市卫生防疫站地震灾后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方案(里面有珍贵的工作照片

各县(市、区、局)卫生防疫站(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我市发生里氏5.7级地震,已造成一定的人员、财产损失,为保证地震灾害发生后卫生防疫防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确保灾后无大疫,现将《九江市卫生防疫站地震灾后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方案》下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附件:《九江市卫生防疫站地震灾后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方案》

(此页无正文)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地震 卫生防疫 方案

报:省疾控中心、省卫生监督所、九江市卫生局

九江市卫生防疫站办公室 2005年11月26日印发

共印20份


附件

九江市卫生防疫站

地震灾后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防病应急预案(试行)》的要求,为贯彻抗震救灾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为保证地震灾害发生后卫生防疫防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群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保障系统

站成立救灾防病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统一指挥协调全市卫生防疫防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站办公室),**同志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抗震救灾防病的日常工作。站疫情处理机动队负责灾区卫生防病和疫情处理工作。

二、地震灾区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措施

地震灾区卫生防疫站(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组织卫生防疫防病专业人员实施卫生防疫措施。

1、紧急建立震后疾病监测系统,组织开展震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制措施。

2、加强疫情报告,实行灾区疫情专报制度。在灾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按要求向指定的卫生机构报告疫情,对重点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事故等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和特殊医学紧急事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应同时上报卫生部,以便及时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3、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及时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定期开展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监测。对分散式供水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

4、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对灾区的食品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食品,消除食物中毒的隐患,预防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患。

5、指导开展环境的卫生清理。加强灾民聚集地的厕所及垃圾场的设置和管理。尽量利用尚存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在灾民聚集地选择合适地点搭建临时应急厕所,并及时对粪便进行卫生处理或掩埋。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粪便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做好人、畜尸体的掩埋,对患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当发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露或放射性污染时,要组织专业人员尽快判定危害范围,开展监测,指导防护。

7、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安全合理使用杀虫、灭鼠药物,采用多种措施,及时有效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8、认真做好对参加救灾防病医疗卫生人员的自身防护。

9、开展卫生防疫防病知识的宣传,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对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防疫防病知识的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群众自身防护、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三、灾后的卫生防疫防病工作

灾区的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要组织开展与健康相关的灾害后果评价,继续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1、迅速恢复和重建疾病监测系统。

(1)要尽快恢复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加强对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各个环节的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病措施。

(2)继续加强灾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临时组建的疾病监测系统的工作要逐步移交给恢复重建后的卫生防疫防病机构。

(3)加强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及时评价和反馈监测信息。报告内容包括法定报告传染病、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主要疾病的流行动态、居民临时居住地周围的啮齿动物和媒介生物消长的情况等。

2、广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整治临时居住区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清运垃圾污物,做好人畜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消灭蚊、蝇孳生地,开展居住地及其周围的灭鼠工作,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3、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

(1)强化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经销卫生监督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2)尽快恢复和重建饮用水供应系统,加强饮用水源和临时供水设施的卫生监督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障供水安全。

4、加强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公共卫生监督与指导。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工业企业、公共场所、城市规划的卫生监督与评价;控制职业危害,加强放射源的清理核查,恢复和完善对放射源的许可管理。

5、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非灾区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对来自灾区的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及时发现传染病人,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播散。灾区医疗卫生单位要对返回人员,加强传染病监测。

6、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与预防性服药。尽快恢复和重建计划免疫设施和冷链系统。要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或普服药物工作,提高人群保护能力,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尽快恢复受灾地区计划免疫的常规接种,尤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查漏补种,保护易感人群、消除免疫空白,防止计划免疫所针对的疾病的暴发、流行。

7、继续深入开展卫生防疫防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病意识。

以下是引用小强在2005-11-30 16:37:45的发言: 灾后防疫工作由于会涉及到各方方面面,觉得这样事关全市性的灾后防疫防病指导性文件还是应该由市卫生局甚至是市政府发文较为妥当。灾后防疫工作并非能凭疾控一家孤军作战所能应付得来的,理应在政策层面上争取政府的支持。
我们也想如此啊,可是灾难面前,节约时间是第一位的,被动等待不如先从内部动起来。政府或卫生局往往一个电话,就要准备一些方案和材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不是专业部门,制定这类文件必须得疾控机构才行。我们累点也不算什么,只要灾区群众生活早点正常起来才好。

TOP

地震当晚,连夜采集水样进行监测 vjffSaCt.jpg

首批防疫小分队深入震源地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vjffSaCt.jpg 紧急会议部署各项应急措施 vjffSaCt.jpg 卫生局医疗防疫下乡前市长讲话、分配药品、车辆出发 vjffSaCt.jpg vjffSaCt.jpg vjffSaCt.jpg 医疗防疫小分队工作场景 vjffSaCt.jpg 78ds37tj.jpg

78ds37tj.jpg

TOP

九江县港口镇一处地震受损民房 1qna2SkB.jpg
mKLnWIy4.jpg
受损严重的瑞昌市卫生防疫站 8KJY8UfC.jpg
jHpj2Rtq.jpg
tOFlpizs.jpg
瑞昌市卫生防疫站露天搭棚办公 0woFdgEW.jpg
外环境消毒 R6b9P9Da.jpg

TOP

指导灾区饮用水消毒,做好宣传工作 j7HD4Zsd.jpg
78ds37tj.jpg
78ds37tj.jpg
78ds37tj.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