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个人对上述体会,不对之处请原谅
一、有方案比无方案好,因为不少地方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还只是在口头上,当然也有多种原因,比如国家也无流动人口管理的方案,且具体流动人口怎么管,各地经验可能也不多。
二、该方案有些地方有具体东西,但不完善,不很具体,有的地方就算是完全空洞,有点口号似的感觉。
三、我们这地方也有流动人口管理方案,但是作为我个管计免的对面发的,远远不如你们的以市发的方案,当然也说明你们的疾控中心或卫生局或政府对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视。我的管理方案有几个方面供参改,当然不好也请指正:
1、由上级疾控中心制作一个统一的《外地户口本地接种的登记表》,下发给下面各接种单位,,比如乡镇。他们每建卡或接种一个外地迁入、暂住等流动儿童即登记在册,每双月用电子邮件上报上级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整合全县各乡上报表名单,再电邮发给各乡镇,让各乡镇知道并上卡(因为国家要求外出流动儿童,也要管理,再者,流到外地的流动儿童,因为居无定处,随时可返乡)
3、电话考核:上级疾控中心根据下面各乡上报的流动儿童名单,在未下发给各乡前,根据A乡报的B乡户口儿童住在A乡,在A乡接种的信息,通过电话打到B乡,让B乡在电话上念本地某年、某村流动儿童建卡名单,如没有A乡报的儿童则扣分。这样的考核在当前疾控中心缺钱、缺人的情况下最省心、省事,也是下面各乡镇有点怕的考核方法。
4、规定各乡镇每季于赶集时在本乡农贸市场,街道随机抽查所见4岁以下儿童,要求每个年龄组不少于抽查该年龄儿童卡上数的10%,上级疾控中心每半年用上述方法查一次,这样每个乡镇,每个年龄组儿童抽查率达60%,可最大程度上减少漏管理的流动儿童。对各乡的自查,一律用上级疾控中心统一表进行,并上报上级疾控中心,并把各乡镇每季做否此项工作与工资等考核挂钩。对各乡镇自查出的漏管理流动儿童,上级不扣分,只考核做没做。而上级疾控中心查到的流动漏建卡就要扣分。
5、对已建卡在本地居住的流动儿童的接种,实行“漏种问责制”,即那卡儿童如果接种某针,或按程序发通知接种,但儿童超过2个月未来接种,接种单位应进行个案调查,写有书面记录,上级疾控中心督查该乡时,如从有关记录,如卡上发现有按程序超过3个月的流动儿童未接种的,要问责,即要该乡拿出对该儿童个案调查的记录,无则扣分。
5、对本地户口,儿童却随家长外出,除建于流动儿童专卡外,规定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流动儿童追踪调查”目的是及时掌握流动儿童可能随时返乡的情况,以便及早为他们安排接种。
其余多渠道收集流动儿童的,还有管理方法与你们大同小意,殊途同归,但没写叫计免协调员、街道,公安等收集,因为写了等于没写,他们是靠不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