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疫苗相关] [转帖]安徽百余学生接种甲肝疫苗现异常

相关资料

  安徽泗县水刘村的水刘小学和塘张村的塘张小学105名学生,6月17日接受了镇医院的甲肝疫苗注射,随后47名学生出现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被送进了医院。截至20日晚8时,出现异常反应的学生人数并没有增加,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学生情况也基本稳定。

  学生“挤爆”两家医院

  20日上午9时许,记者首先赶到泗县人民医院。在该医院门口,近40名从水刘村来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们正在焦急地等待。一名40来岁的大姐说:“孩子是星期五出的事,在下面医院呆了一两天,一点没见好转,我们就将孩子转到县人民医院来了。”泗县人民医院儿科的一名护士告诉记者,从18日下午开始一直到现在,一大帮家长带着孩子将大厅都挤满了。今年40多岁的刘康社是出现异常反应孩子的家长,他告诉记者,在这次接种甲肝疫苗的事件中,共有2所小学,100余名孩子出现呕吐、恶心、乏力和抽搐的症状。

  “祸首”是甲肝疫苗?

  一名家长告诉记者,他曾经看过甲肝疫苗的包装盒,包装盒上印有批号为“050301甲肝疫苗”的字样。生产单位是浙江杭州的一家公司。在由水刘小学发给全校学生家长的《甲肝疫苗接种通知单》上,记者看到上面写着:“目前,接种甲肝疫苗是控制甲肝极有效的措施。然而,我县广大农村儿童(特别是5周岁以上 95%%没有接种甲肝疫苗,造成近几年甲肝患儿不断上升,因此泗县疾控中心奉劝各位家长,尽早为孩子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对象为一周岁至成年人。”据家长们介绍,近日,学校和镇里的防保所一直在做接种甲肝疫苗的宣传,使他们“坐不住”。

  水刘小学的朱昌满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事的发生让学校有种被愚弄的感觉,没想到学校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却出现这种情况。

  全县停止“接种”

  此起事故发生后,泗县卫生局和泗县教育局都临时向下面发出通知,近期内停止群体性接种甲肝疫苗。记者获悉,经过宿州市立医院专家组、蚌埠医学院专家组和南京军区总院专家组会诊,此次事件为“甲肝疫苗注射过敏反应”。三方的专家都给孩子们开出了治疗方案:首先是排毒,然后营养心肌,同时加强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

  泗县武敏副县长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接种剩余的1000多支甲肝疫苗已送到国家疫苗检验中心。据了解,由泗县公安局和药监局共同组成的两人调查小分组已于20日下午抵达浙江杭州,赴生产厂家进行调查。(据新安晚报)

看上面的信息,应该是浙江普康的疫苗。

TOP

以下是引用my_cexopl在2005-6-26 20:19:00的发言: 我认为应科学看待此问题。首先,此种事件是否一定与疫苗有关?其次,不要动不动都认为某某人应付什么责任?第三,不能就此事件就认为某种管理方法不适宜?第四,应科学报道,而不是引用某专家或某医生的发言,误导群众。从上面看,报道是否失实,我认为值得研究。以下,我就不相信,有如此多的人都属于异常反应?儿科主治医生潘龙根,我认为在放屁,什么超标十倍,什么叫比喝了农药所引起肝脏损害还高?且不说给老百姓会都来什么后果,光说他这个说法就有科学道理吗?第五,我们政府据此到底应有什么责任?有充分的理由,与家长赔偿协议吗?这是国家赔偿,还是某个大人物想当然?这种赔偿对以后接种疫苗会带来什么影响?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第五、卫生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此次事件所有发言或报道即时进行澄清或更正。否则,以后怎么搞计划免疫?怎么预防传染病?
说得对,根本原因还没弄清楚,凭什么就认定一定是防疫部门一家的问题?临床医生一个人说话就是讲科学吗?

TOP

应该说在此之前,农村的预防接种工作都是由乡村医生直接完成的,像流脑、乙脑、冷链“四苗”等,接种人数比这多得多, 而且大都是单独接种,不一定有乡镇级的疾控人员参与,好像也没出过什么大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的接种事件在正式结论未出来之前,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能妄加断言(特别是非专业部门、非专业人士)。令人唏嘘的是,新的《条例》出台后,大部分地方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法律规定了我们应尽的义务但没有保障相应的待遇。我想,不管最后的结论如何,该承担责任的,一定要承担,不该承担的就坚决不承担,否则,作为最基层的防疫人,今后的日子会更加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次事件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TOP

一直疑惑重重。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泗县的同行,能不能具体披露一下比较专业的说法,如:流行病学和相关专业性调查的资料,未接种过的学生(学校)是否有相同的病例出现等。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只看见媒体报道,而没有看到泗县疾控专业人士的说法。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