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者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邀请码
关于我们
疾控家园
»
学习进修就业园地
» 卫生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返回列表
发帖
[学习资料]
卫生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灰太狼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灰太狼
(路)
当前离线
UID
24385
帖子
212
精华
0
积分
4609
阅读权限
120
来自
辽宁
在线时间
1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14
最后登录
2018-9-19
执业医师
1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0-1-16 15:18
|
显示全部帖子
(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应急等方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扩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吸引、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配备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优化人员结构。争取
3年内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历构成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国家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75%以上;省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65%以上;
市级中心
本科学历人员占
50%
以上;
县级中心
本科学历人员占
35%
以上。妇幼保健人员编制按《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落实,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5%-80%。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要根据工作职责和任务,有计划地吸收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
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对现在专业技术岗位的非专业技术人员要妥善进行调整。
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须掌握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从事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服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六)加强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辖区人口数、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配备。研究落实政策,吸引各类优秀人员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卫生监督人员执法资格管理,优化人员结构。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考核评议和稽查机制,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推进卫生监督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十四)全面建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转换用人机制,健全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卫生人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人才公平竞争和绩效评价机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
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
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如无相应等级的空缺岗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
五、完善卫生事业单位分配机制
(十五)完善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机制。
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以综合绩效考核为依据,突出服务质量、数量,注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对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积极探索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形式。落实优秀人才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工资倾斜政策。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安排,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的补助,按医改政府卫生投入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县级财政要保障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省级财政要强化责任,加强经费统筹力度,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给予适当支持。
TOP
返回列表
精品厅堂
雨花阁
疾控信息化
绩效考核
肺结核
疾控2025
热点讨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学习进修就业园地
专题
疾控信息化
绩效考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疾病控制
传染病控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结核
性病与艾滋病
流感大流行应对
公众健康
慢病与伤害
卫生检验
健康教育促进
疾控机构建设与管理
卫生法律法规
生活庭院
雨花阁
电脑房
精品厅堂
家园管理
管理事务
家园发展研讨房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