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2004年,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2004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共有2425个项目,主要改、扩建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中纳入国债建设1589个项目,地方自建项目836个;总投资116亿元。到2004年8月底,已有2147个项目开工建设,占项目总数的88.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共安排2360个项目,主要建设各级急救中心、传染病医院和病区,用于土建总投资60.85亿元。到8月底,已有1037个项目开工,占44%。目前各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在抓好基础建设的同时,全国卫生系统狠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2004年3月,卫生部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理组织协调等工作。各地也成立了卫生应急处理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建章立制,组织协调,规范应急处理工作。为了及时掌握重大传染病疫情动态,卫生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分析疫情,探索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各地也组织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健全疫情信息网络。2004年1月,全国正式启动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全国31个省份通过网络报告传染病疫情,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实现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动态统计和分析。与此同时,卫生部和部分省份自2004年1月起,按照公开、透明、依法、及时原则,开始实行定期疫情信息发布制度,定期按月、季、年向社会发布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组建应急处置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各地组建卫生应急队伍的基础上,卫生部组建10支国家级救灾防病医疗救治队伍,及时指导支持地方处置突发事件。卫生部和各地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模拟演练,提高应急能力。2004年4月,安徽、北京发生非典疫情,各地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反应及时,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迅速控制并扑灭了疫情。2004年10月,青海部分地区发生了鼠疫疫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派专家赶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与当地卫生医疗工作者共同努力,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流行蔓延。当印度洋地震海啸灾情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组派卫生救援队赶赴受灾国家帮助救援。建设中的应急处置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正经受着实战的检验。
同时,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各地抓住机遇,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把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整体考虑、统筹规划。一年来,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止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建立了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全国超过80%的地(市)和超过50%的县(区)成立了卫生监督机构,为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一月九日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cn/)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