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公共场所禁烟令”的尴尬 |
全球香烟产量三分之二被中国人“喷掉” 作为拥有高数字吸烟人群的中国,在禁烟上进行了多年的努力。 早在1979年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就联合发出了《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 控制吸烟的通知》,希望引起全社会重视。之后,相关部门多次下发文件, 颁布行政法规和规章;阐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出控制吸烟对策,对烟草 制品采取减毒措施。 为了维护人们的健康,提高全民公德意识,在热心禁烟事业的市人大代 表的努力下,1995年,《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出台。 到1998年的三年间,天津、大连、上海、南京、宁波、青岛、贵阳、兰 州、重庆等23个城市也陆续出台措施,禁止在学校、医院诊疗区、候车室、 商店、影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吸烟。 2001年4月,北京市爱卫会委托首都医科大学进行的吸烟情况抽样调查 显示,北京市有49.3%的吸烟者尝试过戒烟;在戒烟者中75.8%的人是在法 规执行后实现成功戒烟的。 另外,有15%的重度吸烟者主动退出“瘾君子”的队伍,进入了轻度吸 烟者的行列。由于吸烟者行为的改变,吸烟者自觉执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 定的数字已达37.8%,很多被动吸二手烟的公民脱离了每天15分钟以上的 “烟海”,被动吸烟人口从1996年的54.2%下降为35.6%。 但是,还有一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目前我国有吸烟者3.2亿,占世界 吸烟总人数的1/4,全球香烟产量三分之二被中国人“喷掉”。据统计, 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患肺气肿的病人中 有75%是由于长期吸烟所致;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 10~20倍。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报告,1990年烟草在中国造成60万人 死亡。现在,因吸烟导致的肺癌死亡率,每年在以4.5%的速度上升。 为何规定出台,香烟依“燃” 各种措施一出台,各地的禁烟活动也曾热热闹闹开展了一段时间。几年前, 全国进行了一次评选卫生城活动,凡是出现香烟广告或是在公共场所有吸烟、 烟头乱扔等现象,该城市便失去评为国家卫生城的资格,因此许多省市都下 功夫抓禁烟。但是,在评选活动由统一检查转为各省自行安排后,“禁烟的 管理自然也就开始放松”;加之全国统一的法规迟迟没有形成,近两年,公共 场所禁止吸烟活动似乎也失去了强劲的势头,开始走向沉寂。 于是,在各个地方先后实施禁烟令之后,还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规定 出台,香烟依“燃”。 与已实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城市有所不同的是,北京市有关公共场 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没有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而是采取了人大立法的形式, 这显然要比行政规章更具约束力。即便如此,北京市爱卫会陆主任仍然认为 “执法力度不够强”。 比如,触犯禁烟规定的个人仅处以10元罚款,单位则罚1000元到5000元, 实际上“违规单位最高限度也只罚1000元”。禁烟活动一般也只到每年5月份 “无烟日”时搞一些突击检查,加大宣传力度。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的张燕华告诉记者,“禁烟” 令的出台一直发挥着作用,每年市人大代表都要检查禁烟等法律的落实情况。 但是,人口众多,加之“各单位平时需要做的工作也多,不可能总把禁烟放在 中心位置考虑”,关键还要靠单位、个人“自觉”执行。北京市爱卫会陆主任 认为,作为执法主体的各级爱卫会组织,进行禁烟执法时也略显牵强。爱卫会 是一个无独立法人资格的松散机构,并非行政机关,其职责是“协调”,所以 “从程序法的角度来看,该法律本身也不够健全,需要修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锦光曾表示,有些法律本身的 可操作性不强,不好执行;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不足,以及执法主体 模糊等,也造成了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只有大体 的了解,并不知道具体规定,有的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有抵触情绪。提高 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需要从立法、执法和法制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全面 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意识和公民的守法意识。 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工作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走在街上,正打算深呼吸,一股浓重的烟味夹 杂着顺风而至的烟灰把人呛个正着,刚要发作,却发现吸烟者比自己高大许多, 只好无奈地掩鼻而逃。公共场所的烟雾缭绕,使被动吸烟者备受其害。 曾有报道称,“烟枪”们吞云吐雾制造的烟雾和空气污染当中的烟霾构成 “致命的组合”,北京死于肺癌的人数十年来已经倍增;在上海,更以十倍的 惊人数字增加。“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也是在保护不吸烟者的权利,同时, 也体现了公众的文明程度”,张义芳先生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公共场所 吸烟的人缺少公德意识,不吸烟者也缺少制止他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勇气。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忍气吞声,或一走了之。 有些人一闻到烟味就恶心,对那些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烟灰满天飞的 行为也很反感,可是从来都不会自己出面要求别人灭烟,主要是“碍于情面”。 我国是吸烟人数最多,烟草生产最多的国家,且有逐渐增长趋势,要从 根本上使吸烟率逐年降低,建设一个没有烟害的国家,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 清新的环境,并非简单的令行便可禁止,它要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习惯, 让吸烟的危害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自觉拒绝吸烟。 |
因为工作的关系,本人是宣传戒烟的实际操作者.病人当然言听计从,他要保命.
向朋友熟人宣传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只一次地听到的笑眯眯的答复是:
邓大人是我们烟民的领路人和总后台,他没有戒烟我们也不戒.
有啥办法?
邓大人最后戒烟了,如果他造戒烟,就能去回归的香港上走一走
健康拒绝“二手烟”
一位中年女士在医院体检中被发现患了肺癌,原因是长年被动吸烟所致。这位嗜烟如命的丈夫悔恨万分,一脸愁容和沮丧。发誓今后再也不吸烟了。然而,为时已晚,这位妻子不久便与世长辞。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吸二手烟”丧失生命的例子。主动吸烟是指吸烟者本人吸烟;“吸二手烟”又称“强迫吸烟”是指自己不吸烟,但在同一环境中无可奈何地吸入主动吸烟者喷出来的烟气和卷烟燃烧时散发在环境中的烟雾。吸入这种烟气所降烟雾,每天达15分钟以上者,就属于被动吸烟。据我国对51万人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被动吸烟危害人数达40%,受害场地一是家庭,二是公共场所。几乎以往所有医学研究都认为,不吸烟的妻子与吸烟的丈夫结婚,得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而且这种危险性与丈夫吸烟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然而,长期以来,这种现实却被人们忽视了,而且大多认为吸烟危害主要来自于吸烟者本人的主动吸烟,其实不然。吸烟时卷烟经燃烧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雾和支流烟雾两种。被动吸烟者主要吸入的是支流烟雾,而主动吸烟者吸入的主流烟雾在体内被吸收的仅占70%,还有30%又呼出体外,混入支流烟雾中,被动吸烟者吸入的支流烟雾的成分从定性上来讲与主流烟雾基本相同,但在数量上却有所差别,其有害成分比主流烟雾高。譬如:一氧化碳的含量支流烟雾是主流烟雾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苯并芘是4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尼古丁是2倍甚至几十倍,此外,甲醛、甲苯、丙酮、吡啶、二氧化氮、苯胺、酚、镉、镍的比值也很高。当吸一支卷烟时,要散发出2000毫升烟雾,含有害物质约300多种,其中致癌物质40多种,促癌物质10多种。由此可见,“吸二手烟”不仅将遭受到与“吸一手烟”同样的危害,而且对健康的损害还更为严重、更为强烈。
“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是21世纪的第一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值得令人深思。吸烟是一种十足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而且吸“一手烟”的人,同时还会吸入由自己制造的“二手烟”,可谓雪上加霜,因此,作为一个有良知者,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应当主动放弃这种行为。
1,消除紧张情绪:紧张的工作状况是您吸烟的主要起因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拿走您周围所有的吸烟用具,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在工作场所放一些无糖口香糖,水果,果汁和矿泉水,多做几次短时间的休息,到室外运动运动,运动几分钟就行。
2,体重问题:戒烟后体重往往会明显增加,一般增加5-8磅。吸烟的人戒烟后会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速度,并且会吃更多的食物来替代吸烟,因此吸烟的人戒烟后体重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几公斤,但可以通过加强身体的运动量来对付体重增加,因为增加运动量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吃零食最好是无脂肪的食物。另外,多喝水,使胃里不空着。
3,加强戒烟意识:明确目标改变工作环境及与吸烟有关的老习惯,戒烟者会主动想到不再吸烟的决心。要有这种意识,即戒烟几天后味觉和嗅觉就会好起来。
4,寻找替代办法:戒烟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受到引诱的情况下找到不吸烟的替代办法:做一些技巧游戏,使两只手不闲着,通过刷牙使口腔里产生一种不想吸烟的味道,或者通过令人兴奋的谈话转移注意力。如果您喜欢每天早晨喝完咖啡后抽一支烟,那么您把每天早晨喝咖啡必成喝茶。
5,打赌:一些过去曾吸烟的人有过戒烟打赌的好经验,其效果之一是公开戒烟,并争取得到朋友和同事们的支持。
6,少参加聚会:刚开始戒烟时要避免受到吸烟的引诱。如果有朋友邀请你参加非常好的聚会,而参加聚会的人都吸烟,那么至少在戒烟;初期应婉言拒绝参加此类聚会,直到自己觉得没有烟瘾为止。
7,游泳、踢球和洗蒸汽浴:经常运动会提高情绪,冲谈烟瘾,体育运动会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并且会消耗热量。
8,扔掉吸烟用具:烟灰缸,打火机和香烟都会对戒烟者产生刺激,应该把它们统统扔掉。
9,转移注意力:尤其是在戒烟初期,多花点钱从事一些会带来乐趣的活动,以便转移吸烟的注意力,晚上不要像通常那样在电视机前度过,可以去按摩,听激光唱片,上因特网冲浪,或与朋友通电话讨论股市行情。
10,经受得住重新吸烟的考验:戒烟后又吸烟不等于戒烟失败,吸了一口或一支烟后并不是“一切都太晚了”,但要仔细分析重新吸烟的原因,避免以后重犯。
烟民:我每周吸一包烟,已经咳嗽了。吸了口烟,从嘴里吹出一个圆圆的烟圈。
烟徒:我每天吸一包烟,已经吐血了。吸了口烟,从鼻子吹出一个三角的烟圈。烟迷:我每天吸一条烟,已经肺结核了。吸了口烟,从耳朵吹出一个奥迪的烟圈。
烟狂:我每天吸一箱烟,已经肺气肿了。吸了口烟,从屁股后吹出一个五环的烟圈。烟神:我每天吸一车烟,已经肺癌了。吸了口烟,从肚脐眼吹出一个福娃的烟圈。
烟圣:我每天吸一根烟,一吸就吸一天,已经没有肺了。吸了口烟,从别人的嘴里吹出一行汉字:吸烟有利健康。
烟鬼:我每天都吸不了烟,已经死了。
名人与戒烟--马克思
马克思因为长年伏案写作、研究,吸烟又快又猛,而且有一半是放在嘴里嚼的。他在流亡巴黎和伦敦时,生活贫困得靠典当度日,但雪茄仍是须臾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凡看到马克思的人总是见他嘴里叼着烟斗或雪茄烟。
为了早日完成《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夜以继日地工作,吸烟量自然增加。他曾对他的学生、女婿、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保尔·法拉格感叹道:“《资本论》的稿酬甚至还不够偿付写作它时所吸的雪茄烟钱……。”他在晚年由于经济极端困难,不得不吸劣等牌子的烟。当他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烟每盒便宜一个半先令,就改吸这种便宜的烟,并向周围的朋友幽默地宣传说,吸得越多,节约越多。
由于马克思长期的极度劳累,加上大量抽吸劣质烟草,他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他咳嗽声使人觉得这样一位肩膀宽阔、体质强壮的人似乎就要碎裂一样……”在他五十多岁时,医生就禁止他抽烟。这对于酷嗜烟草的马克思来说,戒烟,毫无疑问意味着悲壮的牺牲。但是大量的工作在等待着他去做,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无力完成的。马克思毅然戒除了上瘾数十年的吸烟习惯。当他的朋友列斯纳看望他时,他孩子气地既高兴又自豪地说:他已经多少天没有吸烟了。而且只要医生不许可,他就决不再抽。最终连马克思自己也不大相信:他竟能做到完全不吸烟!
各位老师 有没控烟项目方面的资料 急用 谢谢了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cn/)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