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你们主任的做法。
CDC绝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发展只有靠自己。
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政府是支持CDC创收的。
那你详细说说你的看法。
技术人员走家串户推销疫苗,还干不干别的事了?
技术人员走家串户推销疫苗,还干不干别的事了?
要干,而且还得干好。
要想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回报,首先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在目前的环境下,首先解决得还是一个生存问题,尤其是一个单位的一把手!
“走家串户”,有点夸张。
为何不利用一下网络的力量呢?每个县都有一张“疾控网”(农村三级卫生网),发动一下,适当做些宣传就行了。如真是“走家串户”推销疫苗,其恶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支持你们主任的做法。
CDC绝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发展只有靠自己。
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政府是支持CDC创收的。
政府是支持CDC创收?
政府是支持CDC创收?
绝对支持。
虽然国家规定了CDC的工资是由财政全额拨款,但真正到了区县却不是这样,尤其是西部地区。
很多区县CDC发的工资都不是全额,既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CDC能自己找钱,政府为什么会阻拦呢?我们去区县CDC考核的时候,一个区的区长,一把手到了场,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你们疾控中心该收的钱就收,政府是绝对不会管你们创收的,那些所谓的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一个过场而已,你们CDC要努力拓展服务能力,该收的一定要收。
不能等要靠的思想三.
二者有何实质性的区别?
有点差别。
一、政府支持CDC创收,是政府无力支撑CDC事业的发展才出此下策。就如一类苗不收费的情形一样,许多地方还是照收,原因是地方财政不能维持当地CDC的支出,差额部分仍由创收支付。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CDC。
二、从长远考虑,CDC是要多做事情的,这是以服务为最终宗旨的CDC。这与一个服务行业(政府也是)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一样,否则将来可能被淘汰的。只是现在没有竞争对手,就象政府一样,还是自己说了算,不把人大制订的一些法律和政策(疫苗管理条例)放在眼里。
欢迎讨论!
盈利为目的?即使CDC自己找钱去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我个人认为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还有我觉得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搞创收是相当必要的,CDC要发展,不能只等国家的项目,只等政策的支持,只有靠自己,把业务逐步拓展开来,在法律、法规的允许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人才,增强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同时也不让广大CDC人的汗水不白流。
绝对不可以这样,否则对疾控的整体工作有害无益,要注意方法,平时就要作好宣传,还需要你们去搞这个吗?
要做好工作,光有好的思路是不够的。
但最少我觉得楼主所在的CDC的主任思路是对的。
或许你现在衣食无忧,但很多基层CDC人连基本工资都拿不全。
在当地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CDC不去找应该找的钱,那你说该怎么办?
边发牢骚边等到天上掉馅饼?
我觉得在推广疫苗的时候注意一下策略,是可以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的。
我补充一下,我支持的创收是靠社会效益来带动经济效益来达到的创收。
以前一直想阐述这样的观点,一直没形成文字上的东西。
还是等过了年再静下心来写几句。
十年版主的想法我能理解:在政府财力无法支撑的情况下,靠疾控自身的有偿服务功能创维持生计,结果是百姓和疾控暂时的共赢。政府投入的减少让疾控的服务功能萎缩,群众是不满意的。诸位讨论围绕着政府该不该多为公共卫生服务买单的问题?疾控部门用走出去的方式提供服务是否合理?从短期发展来看我觉十年的想法是可行的,但这种做法是不利于疾控的长远发展:疾控会成为毫无品味的赚钱机器(中国式、带一点行业垄断的那种)。
再说,走街窜门这种服务档次很低的,跟导弹专家摆摊卖茶叶蛋相似,不好,也没那必要。
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营利产业,在市场中自主发展(靠有偿有服务),卫生现状也象是如此,虽然政府想充当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为时过早,因为规则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些人由于具一家之言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而成为(或被怀疑为)公共利益的掠夺者。
政府应为此感到惭愧。因在卫生事业的投资巨少及极不合理,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二十一条”蒙羞。
虽然政府(总经理)的身份只是老百姓(董事长)聘来的管家而已,仅此。
我不知道CDC的范围有多大,乡镇级算不算在内,要说到全额拔款,
十年同志可能是省级的吧.好象是自己在开诊所,搞创收很容易哦.晕!
我不知道CDC的范围有多大,乡镇级算不算在内,要说到全额拔款,
十年同志可能是省级的吧.好象是自己在开诊所,搞创收很容易哦.晕!
冷嘲热讽不是出路。
CDC的范围不包括乡镇。
技术人员走家串户推销疫苗,还干不干别的事了?
要干,而且还得干好。
要想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回报,首先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领导就是领导,看问题都不一样。
要干,而且还得干好。
要想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回报,首先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走家串户去推销疫苗,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另一个方面降低了该地的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再则这也是对老百姓实施健康教育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有什么不好,当然疾控人就累了呀
cdc123"领导就是领导,看问题就是不一样!!!!!"是朗个说的就像马屁精一个个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是让你或者十年亲自去做做,一边疫苗卖起,一边对老百姓实施健康教育,还要做流行病学调查,还要做传染病监测,还有写总结打报告等等.......我不晓得所谓付出更多的汗水你们吃不吃的消,就算吃得消未必做的到位,就算做的到位未必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回报.就算得到更多的回报你也累死了.[em01][em01]
呵呵,你又没理解到CDC123说的意思。
他是说的反话。
还有,洋子同志2月2日的说法已经很深刻,也很现实.不晓得洋子同志是在哪儿工作的???
以下是洋子同志的发言"政府投入的减少让疾控的服务功能萎缩,群众是不满意的。诸位讨论围绕着政府该不该多为公共卫生服务买单的问题?疾控部门用走出去的方式提供服务是否合理?从短期发展来看我觉十年的想法是可行的,但这种做法是不利于疾控的长远发展:疾控会成为毫无品味的赚钱机器(中国式、带一点行业垄断的那种)。
再说,走街窜门这种服务档次很低的,跟导弹专家摆摊卖茶叶蛋相似,不好,也没那必要。
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营利产业,在市场中自主发展(靠有偿有服务),卫生现状也象是如此,虽然政府想充当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为时过早,因为规则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些人由于具一家之言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而成为(或被怀疑为)公共利益的掠夺者。
政府应为此感到惭愧。因在卫生事业的投资巨少及极不合理,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二十一条”蒙羞。
虽然政府(总经理)的身份只是老百姓(董事长)聘来的管家而已,仅此。"
如果不出门,我基本上天天都在。
我什么话又没说对?
对与错的问题,不存在.主要是立场问题.这就不用多说罗.
haha 主任就叫老板了塞
为了生存,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做过n年了。
国家是把cdc的建设抓得紧,可地方的经费不能到位,怎么办呀?总不能眼睁睁的饿死吧!
相信一句话,天上没有馅饼掉下来。辛苦一些吧,为了能够吃饱饭。
你们在县以上CDC混的还郁闷,那我们乡镇级的怎么办,
现在各医院效率第一,领导没几个真正看重防保的,检查时候排第一,发奖金靠边站,这是客观情况,单位效益好的还行,效益差的没法子混,这才是大问题。
毕竟,基层的工作绝大部分靠乡镇级的防保单位做的!
[em03]我支持你们主任的做法。
CDC绝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发展只有靠自己。
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政府是支持CDC创收的。
对头,我同意十年的观点,不去创收,如果只等国家财政给钱,就只有人饿死,工作也没法干了.
走街串户推销疫苗那是社区医生或者村医应该做的工作,而最实际的宣传工作应该由健康教育负责,这个教育应该从学校开始一直到社区长期系统地进行,为什么疾控中心要承担这个任务?以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在做这个工作纯粹是浪费!!你把钱挣了,那基层做什么?他们还要免费接种一类疫苗,也要走街串户,这不是典型的人力资源浪费吗?说实质就是和基层抢钱!!以这种恶性竞争的方式维持生存,谁也活不好,还是干好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吧,持支持观点的人我不知你是怎么想的,把医疗卫生资源如此利用,不管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还是疾控本身的领导,我觉得都是很愚蠢的。
换个角度:以你那几个人,以这种方式能达到多大的接种率? 没有较高的接种率,除了个别人受益,能达到什么样阻断传染病流行保护易感人群的效果?除了一点点经济效益,是没有很大社会效益的。而以影响疾控正常工作、浪费疾控人力资源掠夺基层收入的这种接种方式为什么会得到支持?
一个县区级疾控中心那几十个人的经费怎么就那么难?十几年前没有有价疫苗、监测收费的时候防疫站就不开支吗?好像不是,正是持一切市场化观点的政府某些部门把公益性的应该由政府部门买单的公益性事业转变成市场化的机制,把疫苗的收入和没有什么法律依据的监测收费作为疾控中心维持自身运转的必须,而实际上这部分收入充其量能够作为补充疾控中心根本没有得到或很少得到的业务经费不足的补充。如果把赚点钱维持疾控的生存作为第一位,本身业务其后,疾控中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政府本身的义务是什么?收的税做什么?只是公务员开支?
走街串户推销疫苗那是社区医生或者村医应该做的工作,而最实际的宣传工作应该由健康教育负责,这个教育应该从学校开始一直到社区长期系统地进行,为什么疾控中心要承担这个任务?以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在做这个工作纯粹是浪费!!你把钱挣了,那基层做什么?他们还要免费接种一类疫苗,也要走街串户,这不是典型的人力资源浪费吗?说实质就是和基层抢钱!!以这种恶性竞争的方式维持生存,谁也活不好,还是干好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吧,持支持观点的人我不知你是怎么想的,把医疗卫生资源如此利用,不管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还是疾控本身的领导,我觉得都是很愚蠢的。
换个角度:以你那几个人,以这种方式能达到多大的接种率? 没有较高的接种率,除了个别人受益,能达到什么样阻断传染病流行保护易感人群的效果?除了一点点经济效益,是没有很大社会效益的。而以影响疾控正常工作、浪费疾控人力资源掠夺基层收入的这种接种方式为什么会得到支持?
一个县区级疾控中心那几十个人的经费怎么就那么难?十几年前没有有价疫苗、监测收费的时候防疫站就不开支吗?好像不是,正是持一切市场化观点的政府某些部门把公益性的应该由政府部门买单的公益性事业转变成市场化的机制,把疫苗的收入和没有什么法律依据的监测收费作为疾控中心维持自身运转的必须,而实际上这部分收入充其量能够作为补充疾控中心根本没有得到或很少得到的业务经费不足的补充。如果把赚点钱维持疾控的生存作为第一位,本身业务其后,疾控中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政府本身的义务是什么?收的税做什么?只是公务员开支?
支持理性分析。
顺便说一句:传染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了政府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也提到了经费保障问题,这就说明了高层领导不是不明白传染病防治应该完全由政府投入,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在(包括政绩考核都以经济为主),各地政府怎么可能拿的出那么多钱来投入?尤其是西部,地方财政连吃饭都吃不饱。
对!CDC的公益性在逐步加强。但是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比如职业病,如今有职业危害的场所数不胜数,而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职业病防治提到了重点疾病控制的高度,应该是很有前途的。
如果哪一天卫生行政部门和CDC被问责,这对于全国的卫生部门和CDC来说是一件好事,只有这样才能触动我们的当地政府,进一步明确政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能、职责,不要忘了要是真的问责下来,当地政府是跑不脱的。改革是一个阵痛的过程。
我们这里已经有人做了第一个了。
在2004年卫生部的十大新闻里面就有我们一个区县的名字。
结果:卫生、教育部门各自处理10人。直到去年那个县卫生局都没有正局长。
现在那个县CDC却是全市疾控工作干的最好的一个县,政府的财政投入最到位。
说实话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但是出了事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好事。
这点我支持,可是第一个确实比较倒霉呀
财神跟着瘟神走呀
我们现在政府的直接拨款只有一部分,另一部分用我们的收入冲抵,如果不搞创收,经费怎么保证,生存都存在困难,何谈为人们提供服务。但说走街串户是不是有点夸张。
[em06]同意52楼意见
我怀疑十年同志是不是卫生系统的呢,有没有学习过《预防接种与疫苗流通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我怀疑十年同志是不是卫生系统的呢,有没有学习过《预防接种与疫苗流通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俺违法了?
请明示?
我觉得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是政府投入,这种服务具有长期性、高投入、低(甚至没有)回报。
让CDC人员自己去创收,不合理。一边拿的是纳税人的钱,一边再去搜刮钱财。以盈利为主的话还谈什么公益事业。
政府中个别人太腐败了,该干的不干。
我觉得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是政府投入,这种服务具有长期性、高投入、低(甚至没有)回报。
让CDC人员自己去创收,不合理。一边拿的是纳税人的钱,一边再去搜刮钱财。以盈利为主的话还谈什么公益事业。
政府中个别人太腐败了,该干的不干。
政府负责一类疫苗的补助。
CDC推广二类疫苗,来补充政府对疾病控制经费投入的不足,有何不可?
的确政府应该保障CDC的工资和工作经费,但是绝大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只能保障CDC的工资,拿不出钱来补助工作经费,难道CDC就天天等着上级政府来关心,要求下级政府保障工作经费,而不开展工作了吗?
实践证明,等、靠、要是行不通的,靠某些人的许诺也是行不通的。十年说的不错,在财政不能彻底保障CDC经费的前提下,推广二类疫苗是CDC增收的一个主要手段。
十年老兄(弟),听你的口气,十有八九是在省级、最次也是在地市级CDC,你们知道基层疾控的困与苦吗?我是一名基层CDC的员工,向你汇报一下我本周的工作(我们单位还没分家,都是一个疾控科):周一上午刚开完早会,匆匆忙忙地准备结核病中期评估的资料,市CDC的慢传科催着要;下午结核病的资料还没搞完,又抓紧时间到医保处,找了熟人调出了一部分恶性肿瘤病人的基础资料,市CDC的慢病科开展恶性肿瘤漏报调查,一定得在12号之前完成。周二整个上午处理麻疹疫情(我们这儿麻疹流行),下午和周三上午到几个乡镇布置碘盐采样工作,市CDC的慢病科也在急着要。周三下午到周五与卫生局开展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执法检查,这期间还要抽空下周一下午的防保所长工作例会的内容(完成三月份的疾控工作小结、疫情分析,布置4月1日肠道门诊开诊后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具体工作要求,上周对各防保所计免规范化门诊的督导小结等)。这些具体的事你们干吗?你们知道我们的甘苦吗?你们老大人高高在上,任务再多也不要紧,坐在办公桌前分解一下完了,适当时间下来检查一下完了,回去写个检查通报完了,看哪个地区完成得不好,会上狠批一顿完了。不是吗?你知道我们这儿累死累活地干活的同时,我们市CDC分批出去旅游了吗?我们不是不想去,是不敢去,不能去,任务一件接一件地在后面催,走得了吗?
十年老兄(弟),听你的口气,十有八九是在省级、最次也是在地市级CDC,你们知道基层疾控的困与苦吗?我是一名基层CDC的员工,向你汇报一下我本周的工作(我们单位还没分家,都是一个疾控科):周一上午刚开完早会,匆匆忙忙地准备结核病中期评估的资料,市CDC的慢传科催着要;下午结核病的资料还没搞完,又抓紧时间到医保处,找了熟人调出了一部分恶性肿瘤病人的基础资料,市CDC的慢病科开展恶性肿瘤漏报调查,一定得在12号之前完成。周二整个上午处理麻疹疫情(我们这儿麻疹流行),下午和周三上午到几个乡镇布置碘盐采样工作,市CDC的慢病科也在急着要。周三下午到周五与卫生局开展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执法检查,这期间还要抽空下周一下午的防保所长工作例会的内容(完成三月份的疾控工作小结、疫情分析,布置4月1日肠道门诊开诊后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具体工作要求,上周对各防保所计免规范化门诊的督导小结等)。这些具体的事你们干吗?你们知道我们的甘苦吗?你们老大人高高在上,任务再多也不要紧,坐在办公桌前分解一下完了,适当时间下来检查一下完了,回去写个检查通报完了,看哪个地区完成得不好,会上狠批一顿完了。不是吗?你知道我们这儿累死累活地干活的同时,我们市CDC分批出去旅游了吗?我们不是不想去,是不敢去,不能去,任务一件接一件地在后面催,走得了吗?
我在市卫生局。
我们市卫生局疾控科加应急办只有3个人。
就是我们这3个人要应对全市所有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实际干工作的只有2个人,主要干工作的是我和科长)
都说卫生行政部门臃肿,编制超标,可我怎么没感觉到呢?
你说所的那些业务,我一个人通通要负责,你以为我们容易吗?
PS:我现在刚从单位回到家里。一个月单位补助60块钱的交通费和误餐费。
还是那句话,经过3年的改革,省、市疾控中心变化大,工作经费有财政保障,自己靠开展各种业务,收入也不少。职工待遇比前几前提高很大。区县变化还不明显,但我们的改革仅仅才3年,基础也很薄弱。随着改革的深化,区县CDC会获得更多的实惠,我坚信省、市CDC的今天就是区县CDC的明天。
我在市卫生局。
我们市卫生局疾控科加应急办只有3个人。
就是我们这3个人要应对全市所有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实际干工作的只有2个人,主要干工作的是我和科长)
都说卫生行政部门臃肿,编制超标,可我怎么没感觉到呢?
你说所的那些业务,我一个人通通要负责,你以为我们容易吗?
PS:我现在刚从单位回到家里。一个月单位补助60块钱的交通费和误餐费。
你这么说,说明你对基层工作还是不了解。据我所知,很多市卫生局的疾控处(科)一般只有2、3个人,这丝毫不奇怪。但我不知道你所说的“一个人负责”是什么意思?莫非这么许许多多的具体工作全部要你来亲自业务指导或自己完成,或是每一次都要亲自下去检查。如果这样的话,你们那儿的市CDC做什么呢?你可能没在基层呆过,但我在机关呆过,我的感受是我的切身体会。机关的工作主要是协调部门关系,确定大的工作方向(有很多工作都是从卫生部、省卫生厅套下来的,改个名字就行),并建立起有效的督查制度,有忙有闲。至于任务的具体分解、具体的业务指导,则全由市CDC负责。而所有工作任务的落实,则全部由我们基层承担,不然你可以仔细地看一下无论是省、还是市的疾控工作要点,最后的责任部门无一不是各基层疾控中心。虽然你是站在全市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是在县区的角度上,但工作付出的艰辛程度你们肯定没有我们多,也不理解我们的感受。我们现在承担的急传、计划免疫、慢传、慢非等各项工作只有三个人来承担,我们的市CDC这几项工作共有20几个人来做。你们完全是指挥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而我们是各项具体工作的执行者,自从非典出来个“责任追究制”后,我们不仅感受到工作压力大,工作责任更大,因为县区级CDC是最基层的CDC,本区域内出现任何的责任事故,都会跟我们挂上关系(你千万别说那你把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完备不就行了吗?怎么可能呢?为了向领导交待、向社会交待,随便找点理由找个替罪羊还不好找吗?这个替罪羊只能是我们这一级,绝不可能追到上面去,除非事情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安徽泗县的甲肝苗事件不是一个例子吗?县防疫站或县卫生局不就是承担了管理不善的罪过了吗?(如果再死10或20个学生,那么市CDC估计也脱不了干系了)。再者非典时卫生系统受处理的各类人员中,有几人是地市级单位的,绝大多数都是县乡村的各类人员。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县乡村承担了绝大多数工作,工作做得多,差错自然就会多(工作责任心因素除外)。
你如果经常都是这么晚回家的话,那么说明你们那儿的市CDC发挥作用不大,因为你手上的任务应该是通过他们向下面传达的。如果偶尔这么一次,那也不稀奇。从去年冬到现在,我已经好几次在晚上9、10点钟接到电话,去乡镇处理疑似禽流感疫情了。今年麻疹流行,每天早晨4、5点钟就醒了,考虑今天还有哪些任务要完成,如果发生疫情怎么调配人手开展应急接种,应急接种时必须要注意哪些方面,如果在学校中开展应急接种还得注意千万不能发生群体性癔病之类的意外事故。你说容易吗?可能说多了。
非常赞成风起的说法
据我所知,很多市卫生局的疾控处(科)一般只有2、3个人,这丝毫不奇怪。
难道你觉得一个市级疾控科+应急办只要2、3个人就能把工作干好?
在很多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科和应急办都是分开的。
去年我们全市36起突发事件,按照处理1起平均5天来算的话,就要用去180个工作日。
除此之外,我们要要面对更主要、更繁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区县CDC只应对辖区内的工作,而且一个主要科室一般都是10个人左右,而我们3个人应对全市的工作,(要知道我们市疾控中心职工150多人),真的是心有余力不足。
有时候市CDC的都有点同情我们。
昨天晚上还不是疫情处置。
一个简单的道理:你们都觉得累,主管部门又会轻松多少?
看来不是我对你们不了解,是你对我们做的工作不了解
基层的CDC累呀,我是县级的,可我们只有两个人,虽然工作没有你们的那么多,但要负责全县的疾控工作,累……。不是我们本事大,实在是没人重视。
只要是构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都要负责.这就是应急办的职能职责.
比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如果事情不严重,我们可以不到现场,但最后的情况报告(疫情处置、医疗救援)由我们写(而不是由执法监督科来写),如果情况严重,我们同样要出现场。
这不可能,要是那样的话还不乱了,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吗,真是慌唐,那的有多少接种不上疫苗呀
[em07]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cn/)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