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了卡介苗为何还得肺结核
卡介苗是一种没有毒性的活疫苗,而非可致病的结核菌。因此,接种卡介苗不会导致结核病。但由于从卡介苗接种至发挥免疫效应约需3个月的时间,因此,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患有结核病,此时接种卡介苗,接种者依然会得结核病。另外,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效果为70%~80%,其保护作用可维持5~10年。就是说,接种了卡介苗也不能保证接种者再也不会得结核病。
接种卡介苗可能出现异常反应
1.局部化脓或破溃超过6个月不愈。发生这种现象可能与疫苗的剂量、注射深度、注射部位及儿童免疫状态有关。
2.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1~2月仍不消退。这可能与疫苗、接种方法和技术有关。
3.产生瘢痕疙瘩。发生率为约5%,可能与人种、机械刺激、接种位置及儿童体质有关。
4.卡介菌病。这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022/10万。多发生于有严重免疫缺陷的个体,是接种卡介苗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接种者死亡。
怎样减少异常反应
第一,保护和用好菌苗。卡介苗是一种无毒的活疫苗,因此,保持接种的卡介苗内含有足够的活菌数量至关重要。但活菌数量是受贮存时间、温度、光线影响的,也就是说,贮存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光线越强、活菌量越少,卡介苗的预防效果就越差。因此,我们要求对卡介苗要避光、低温(4~8℃)贮藏和运输,在有效期内越早使用越好。而且接种效果与卡介苗剂量成正相关,即剂量越大,接种效果越好。但是,接种量越大,副作用也相应增大。因此,目前多采用0.1毫克这一接种剂量。
第二,正确接种。与划痕法相比,皮内注射法剂量准确、节省菌苗、接种效果好。但是有人发现,接种深度与皮肤反应有关,即将卡介苗注射到浅层皮肤内,发生溃烂的几率最小,瘢痕直径最小;而注射到皮下组织,则发生皮肤溃烂的几率和瘢痕直径较大。
第三,做好宣教工作。接种前,实事求是地向家长及儿童进行卡介苗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很有必要,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遗憾的是,医务工作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容易因在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一些异常反应而引起恐慌。
接种卡介苗利大于弊
尽管接种卡介苗会发生一定的异常反应,并且不能完全保证接种者获得终身的对结核病的免疫力,但是从80多年卡介苗接种的历史来看,我国将接种卡介苗纳入计划免疫工作仍然是利大于弊:
1.停种卡介苗,儿童结核病发病率就会上升。而在卡介苗接种普及的地区,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2.接种卡介苗可以减少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发展为结核病的几率。
3.目前国际上公认接种卡介苗可预防死亡率比较高的重症结核病(如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国际上已将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儿童结核病感染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
4.接种卡介苗可以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种更理想的疫苗来代替卡介苗。尽管已有研究取得成果,但距离大规模应用尚有相当距离。
在对待卡介苗接种问题上,考虑到卡介苗保护作用时间问题,以往多数国家都进行过卡介苗复种,有时甚至多次复种。近年来,一些国家停止了卡介苗复种,有的国家甚至停止接种卡介苗。但我国尚未满足国际抗结核和肺部疾病联合会提出的停种卡介苗的条件,因此,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仍将是我国计划免疫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 端木宏谨 李亮
卡介苗是卡介菌培养后冻干制成,如果超量接种或接种途径错误(注射过深),在接种1--2周后,局部或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化脓,破溃,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有的称为“结核性冷脓肿”。个别可形成窦道。
处理方法:早期,局部封闭(用利多卡因),口服INH;脓肿未破者,抽脓和注射抗结核药,不可切开引流;如脓肿已经破溃,可清创引流,
谁能回答我呀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cn/)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