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文献]
新世纪中国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洋子
时间:
2008-6-19 13:59
标题:
新世纪中国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张文昌
跨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卫生改革的深入,同其它各个领域一样,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获得了许多发展的良机,但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研究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对策,对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新世纪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若干方向谈几点看法。
一、 重视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整体思维方法,即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方式。它受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哲学及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进入新世纪,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已在逐步确立和完善。
就公共卫生管理与预防医学而言,问题主要不在于是否认识到这种模式的转变,或是否接受和欢迎这种模式的转变,而在于我们对于这一模式的转变可能会给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带来的有利的一面,投注了太多的关注和期待,而对于这一模式将给或已给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认识不足。如:如何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出发,对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作综合性的研究;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如何从生物-心理-社会方面作出整体的思维与部署;伴随死因谱、疾病谱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趋势,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如何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积极主动地开展与之相应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包括服务的内容、范围、方式的确定等等都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二、 建立和不断完善新的公共卫生工作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
当前,我国已建立并正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加入WTO后,这一进程大大加快。如果说目前我国的卫生体制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的话,那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体系尤其带有过多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建立和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工作、管理体系及运作机制,已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建立新的卫生监督、检测体系,完善卫生管理运作机制,这不仅仅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卫生健康事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公益事业基础上,适当开展面向市场的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服务。转变职能,在合理范围内积极主动地走向市场、走进市场、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满足居民维护健康水平的需求。如生产和生活环境有害因素的检测与鉴定;病因探索、健康监护、预防保健知识与技术咨询和培训;健康水平的维护与提高、健康教育与促进、疾病的控制等。
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探索预防保健、疾病控制等工作的经济补偿机制,如社区健康保险、社会福利补偿,政府公益投入、社区综合管理等。
三、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预防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仍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从队伍的现状看,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水平、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差异。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很不平衡。进入新世纪后,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知识、技能的要求更高,这种差距与不平衡因而变得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迅速发展,其教育层面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这为我们提高专业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途径。如以福建省为例,教育途径从研究生教育、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教育、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培训班等等,到本科、高职以及函授专升本、大专、自考大专、自考本科等,各种途径同时存在。只有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才能抓住机遇,培养人才。
努力开展各种继续教育,建立并严格执行预防医学岗位的"准入关"制度是我国预防医学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四、 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成为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农村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基础上,在城市的卫生改革中提出了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的策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重点人群保健等工作已成为当前中国公共卫生系统的一个重要任务。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机构可以、也应该在这一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在面对这一重大改革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新问题、新要求的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到这项改革事业中,接受挑战、把握机遇,把我们的工作有机地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去。
五、 应全面评估加入WTO给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的影响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特征是:由目前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的自我为主的开放,转变为以世贸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开放。据WTO估计,入世对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染病的控制、环境问题、控烟、药品的可及性、食品安全、食品保障与营养、卫生服务以及生物技术问题等。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应该对入世带来的挑战予以充分的估计和认识,应以维护健康、满足需求、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合理利用资源、积极筹资和加强监管等系统分析为框架,推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例如应着力于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突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重视日益突出的职业及环境危害问题、强化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等。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制定对策,趋利避害。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和加入WTO给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我们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应关注医学模式的转变,更新观念,建立科学的工作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相信,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将伴随第二次生命科学革命,在新世纪中获得第二次飞跃。
张文昌,1982年12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1989年获浙江医科大学硕士。曾先后赴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访问和交流。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