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SARS到EV71我们欠公共卫生的债太多——黄建始 [打印本页]

作者: zcw1977518    时间: 2008-5-11 22:33     标题: 从SARS到EV71我们欠公共卫生的债太多——黄建始

5年前,SARS席卷中国,身在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黄建始心系中国并给卫生部领导写信,为我国的SARS控制工作出谋划策。2003年5月2日晚,他接到国家抗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组长,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的电话,希望他能早一点回国,共同抗击非典。临危受命的黄建始连夜从美国起程回国。回到国内后,他担任了国家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的流行病学顾问。陈竺(现任卫生部长)当时是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副组长,他曾对黄建始说:“建始,我们欠公共卫生的债太多了。”

SARS危机过去了,黄建始留在了国内。5月8日晚,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SARS、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阜阳EV71疫情,话题集中当下。

SARS逼着我们还债

星期柒新闻周刊:SARS危机过去5年了,作为一个亲历者,您怎么看待那场危机?

黄建始:我感觉2003年的SARS危机对中华民族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中出现了灾难性的后果,一些同胞失去了生命,但它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使我们明白了保持和提升民族健康的重要性。之前我们对此已经忽视了太久。我是2004年5月4日回国的,5月5日参加了一个研讨会。陈竺(现任卫生部长)当时是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副组长,他对我说:“建始,我们欠公共卫生的债太多了。”所以他做了卫生部长后,我注意到他非常重视公共卫生工作。但是因为欠债太多,我们到现在还是在还债。这次阜阳在应对EV71疫情暴露出的问题,也说明我们还有债没还清,问题多多,这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年来,我们在信息系统、地方CDC大楼,实验室等基础硬件设施上投入很多,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硬件蛮硬,但是在观念改变、队伍建设,以及体系整合、完善上做得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星期柒新闻周刊:刚才说到阜阳,阜阳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黄建始:根据我目前有限的了解,整个体系的整合功能和反应很难说已经完全到位。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孩子身上,大人被隐性感染的多。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应该都去医院。对病孩应该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对大人应该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常识教育,不能出了事光报给上面,自己却在下面等。应该在确诊前就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星期柒新闻周刊:阜阳方面的解释是当时还没有确诊。

黄建始:刚才说了,应该在确诊前就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都死了好几个孩子了,应该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了。人命关天,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该上报的上报,该自己做的自己做。没必要非得等到确诊了再采取措施。历史上大多数传染病暴发的成功控制都是在确诊前就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老百姓有权知道与自己健康有关的真实情况,为什么不可以告诉老百姓有几个孩子有可能是因为肠道、呼吸道感染而死亡,告诉家长要勤洗手、这段时间没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如果孩子病情严重就要看医生,要隔离。SARS传到北京的时候,也还没有确诊啊,但是隔离措施都采取了。就算没有这次疫情,公共卫生相关部门也应该提醒大家在春夏两个季节小心传染病。平常如果不做健康教育已经是错了,等问题来了,有孩子死了,再不做就更不应该了。当然,我不在当地,不知道当地有没有做。我愿意相信当地是做了。但是力度不够,效果不好,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没这么做可能是怕引起老百姓恐慌吧?

黄建始:公共卫生是大家的事情,人人参与,人人享有,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事情公开了,老百姓心里才会有数,瞒着掖着,反而让人心慌。要相信群众,相信老百姓。2004年北京SARS再现,政府及时将情况告诉老百姓,一点恐慌也没有。

星期柒新闻周刊:实际上也上报了。

黄建始: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传染病问题,总要等到国家级机构出面解决,这不是好事。绝大多数的传染病暴发都是地方性的,应该由地方负责应对。应该在地方解决。而且据我了解,对大多数地方传染病,地方也有能力解决,或在上级有关机构的技术指导下解决。

出现公共卫生事件时一定要小题大做

星期柒新闻周刊:4月15日,阜阳媒体刊登播出了“专家答记者问”,称几个死亡病例相互没有传染性。

黄建始:在传染病已经夺取了好几条生命的情况下,在老百姓完全不知情的时候这么说,如果不是不负责任,至少也是不懂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沟通的表现。发布者可能不知道老百姓会怎么理解这句话。大多数老百姓没有专业知识,一般人都会把这话理解成,这病没有传染性。发布者怎么能完全肯定互相之间一定没有传染性呢?如果不能肯定,就应该假定是可能传染的。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定要从最坏的可能去考虑,一定要小题大做。我认为至少我们应该提醒老百姓注意卫生,告诉大家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把预防知识告诉老百姓。我愿意相信当地的公共卫生机构已经做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可能力度不大,效果不好,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好好反思吗?

星期柒新闻周刊:或许真的是缺乏知识和经验?

黄建始:2003年以前这么解释可以接受。2003年SARS危机过去以后,国家花了几千万元进行公共卫生培训,一级一级地培训。几乎每个省都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安徽也有。我去过合肥、马鞍山、铜陵,本人也在当地做过公共卫生讲座。到今天还说不知道怎么应对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说明我们这些年做培训的努力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对公共卫生信息保密是很愚蠢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上面谈的都是阜阳,现在我们回到SARS。SARS危机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黄建始:首先,一个国家要发展,没有公共卫生保驾护航,是发展不起来的。这个道理在全世界都一样,不光适用于中国。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公共卫生跟不上,出了大问题,1853年,英国3个城市光死于急性传染病霍乱的就高达10,675人。1854年, 伦敦一条街附近曾经出现两周内死500多人的悲剧。为什么?工业革命吸引了很多乡村人口涌向城市,来自乡村的人们把不良的卫生习惯带到城市,比如把屎啊尿啊的都倾倒在河里,结果引起了严重的霍乱暴发。霍乱暴发,大量的民众生病,城市都瘫痪了,国家怎么发展?中国现在面临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双重威胁,如果不高度重视,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只是每次事情发生了才去应付或应急,国家是很难向前发展的。我们国家吃这种亏太多了。

SARS危机提醒中国人一定要以人为本。光顾经济发展,忽视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得不偿失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时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其实这就是以人为本。国民健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宝贵资源。

SARS危机告诉我们,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看SARS危机,我个人认为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对公共卫生信息保密是很愚蠢的。SARS危机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我个人认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在基层下功夫。所有的疾病都是地方性的,碰到什么事情都要国家级领导出面处理是不应该的,这是对我国宝贵的领导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容易造成基层对上面的依赖,不利于基层队伍的能力建设。现代文明的一个特征就是分工。现代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断。中国地域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如果不解放思想,下定决心打破恶性循环,势必要拖我们前进的后腿。不应该只依赖上面几个人,基层完全可以做好。当然这要求从上到下建立一支有能力有效率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队伍,要科学扎实地培训队伍,不是走过场。目前的情况是,人事、技术、培训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普遍重视的是建房子、买仪器。有的地方疾控中心建设得很漂亮,光好看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吗?

反思不应该只是少数书生的事

星期柒新闻周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黄建始:要重视健康教育。中国人几千年前就知道“上医治未病”。对付所有疾病,健康教育,把科学知识交给大众,都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怎么强调健康教育都不过分。我个人认为中国欠公共卫生的债,最大的一笔就是欠老百姓的健康教育债。我们的国民健康素质提高的空间实在太大,在这里可以借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中国的公共卫生,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国民。SARS过后再轻视说不过去。但是,实际上我们做得很不够。现在有一种现象,打着科学的旗号,把大量的钱投入到所谓的“科研”上,对提高老百姓健康素质却不愿意花钱。在以发表SCI为目的的科研上化的钱和为提高老百姓健康素质上化的钱,两者的投入很不成比例。不少地方没把培训当正事来做,大多是做做样子,走过场。对老百姓的健康教育也没做到家,没有钱投入,也不了解老百姓的心理。不愿意投钱,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提高百姓健康素质很难看出为官者的政绩吧。我举个例子:我在徐州广播电台做讲座,我跟听众说生病了不要盲目地打吊针,要相信医生但不要迷信医生。结果一位听众告诉我,说健康信息救了她的生命。原来有一次医生开给她的药会对她造成致命的过敏反应,她没有迷信医生,看了药方,发现了问题,没有吃那药,避免了一场大灾难。但这种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知识交给老百姓在现有的对医护人员的评价考核体系中毫无价值。现在的考核体系,不是从老百姓的健康出发,而是看你为医院赚了多少钱,看你在没几个人看的外国杂志上发表多少文章。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科研文章,对部分科研人员要求是可以的,但对所有的医护人员,包括基层医护公卫人员都要求是很荒谬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还有呢?

黄建始:我想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坐下来,扎扎实实地进行对事不对人的深刻反思。是时候了。SARS过后没有认真反思,禽流感事件、松花江污染、大头娃娃事件后都没有好好地反思。反思不应该只是少数书生的事,是事关全民健康的大事,应该全民参与。如果我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理的反思能像这次奥运圣火传递那样全民广泛参与,那么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国人健康素质的提高指日可待。这次阜阳疫情应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总结的机会,但是我估计又会像SARS危机一样,过去就过去了。也许会找几个替罪羊,而且是级别最低的,最不应该负责任的。现在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出事了,喜欢把责任都推到一个人身上,不懂得就事论事,找出原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EV71疫情很快就会控制下来

星期柒新闻周刊:谈谈这次EV71疫情的前景,似乎越来越严重了。

黄建始:很快就会控制下来的。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效药。急性传染病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要措施正确到位,不应该有什么大的意外。现在参与处理的专家们,据我了解都是我国有丰富经验的公共卫生专家,没有问题。

黄建始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助理、协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流行病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92-2003年曾先后在美国和加拿大三州一省地方政府卫生局任流行病学专家和部门负责人。2003年5月4日,应中国科技部和卫生部领导邀请回国参与防控SARS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和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和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作者: gdzshai    时间: 2008-5-11 22:47

“EV71疫情很快就会控制下来”,依据是什么?偶觉得这个说法有点问题,观点含糊会误导大众。要消除手足口病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程,专家说手足口病是一个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的传染病,要是能很快就会控制下来的,不是一般的有才哪是相当的有才,还是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吧。想了解一下,如果儿童感染了其他肠道病毒后是否对EV71也有交差免疫力??[em06][em03]
作者: 风平浪静    时间: 2008-5-11 23:03

专家在适当时候出来解答疑惑是必要的,既然是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那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PS: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是没有交叉免疫的,所以同一个人一生之中可以多次得手足口病的


作者: 十年    时间: 2008-5-12 08:56

以下是引用gdzshai在2008-5-11 22:47:53的发言: “EV71疫情很快就会控制下来”,依据是什么?偶觉得这个说法有点问题,观点含糊会误导大众。要消除手足口病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程,专家说手足口病是一个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的传染病,要是能很快就会控制下来的,不是一般的有才哪是相当的有才,还是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吧。想了解一下,如果儿童感染了其他肠道病毒后是否对EV71也有交差免疫力??[em06][em03]
[em17][em17]
作者: 风平浪静    时间: 2008-5-12 10:03

文章中说的控制主要是指危重病例和死亡率的控制吧,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病例无需特殊治疗也可自愈,关键是做好卫生知识宣传,全民动员,共同参与到手足口病疫情防控中来。


作者: zenye    时间: 2008-5-15 21:26

敢于直言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啊~~~~~~


作者: xcwf    时间: 2008-5-23 17:09

虽然有些观点说得大胆、直白,可对阜阳一事,我觉得有点马后炮的感觉。“根据我目前有限的了解,整个体系的整合功能和反应很难说已经完全到位。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孩子身上,大人被隐性感染的多。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应该都去医院当时你怎么不出来说呢?

“刚才说了,应该在确诊前就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都死了好几个孩子了,应该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了。人命关天,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该上报的上报,该自己做的自己做。没必要非得等到确诊了再采取措施。”没确定的就瞎报,什么责任。


作者: zhen12liu    时间: 2008-5-26 00:10

黄专家说的好,但他忽视了这在中国,本身就是有特色,很多东西你想改正就是没办法,看以后发生这些事件还是一个样的,照样要国家领导出来才能搞定;悲哀,这就是中国的公共卫生。
作者: ashtray    时间: 2008-5-27 17:10

以下是引用我恨CDC在2008-5-27 9:34:55的发言: 以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状况,对CDC改革的一切言论都是TMD扯谈。公务员改革对CDC的作用就是CDC成了一个社会垃圾的收容所,什么人都往里塞,进了去也不用干什么,还排挤技术人员。CDC泡了20年,从主持突发事件到现在的高级打字员,我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感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而是大多数基层CDC技术人员的际遇。上面放炮,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呵呵,的确存在!


作者: 句章大侠    时间: 2008-5-27 18:44

以下是引用我恨CDC在2008-5-27 9:34:55的发言: 以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状况,对CDC改革的一切言论都是TMD扯谈。公务员改革对CDC的作用就是CDC成了一个社会垃圾的收容所,什么人都往里塞,进了去也不用干什么,还排挤技术人员。CDC泡了20年,从主持突发事件到现在的高级打字员,我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感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而是大多数基层CDC技术人员的际遇。上面放炮,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感同身受!
作者: nyjack    时间: 2008-6-25 14:28

深有同感

做事的人的积极性在慢慢消退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8-6-26 11:35

这些年来,我们在信息系统、地方CDC大楼,实验室等基础硬件设施上投入很多,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硬件蛮硬,但是在观念改变、队伍建设,以及体系整合、完善上做得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几年,国家的确加大了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可真正的效果我看不是很明显.战斗在疾病预防控制最前沿的县级\乡镇硬件却不硬,业务培训也只是到省市级,下面不过走走过场.


作者: sgzwsy    时间: 2008-6-26 11:54

1、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是根本。

2、缺乏工作经费。

3、基层尤其是乡镇缺乏对防保人员工资的保障。

4、缺乏吸引力。


作者: xunqin    时间: 2008-7-7 15:42

"黄建始:2003年以前这么解释可以接受。2003年SARS危机过去以后,国家花了几千万元进行公共卫生培训,一级一级地培训。几乎每个省都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安徽也有。我去过合肥、马鞍山、铜陵,本人也在当地做过公共卫生讲座。到今天还说不知道怎么应对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说明我们这些年做培训的努力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专家的话听起来真是有点经常指挥人的态度啊,从上往下看能看到什么啊,纸上谈兵,就算来基层讲课,也不会有多少实在的体会。我相信在座的有不少人都参加过所谓的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包括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像案例分析,表面上看起来是比以往进步了不少,其实呢,和在学校时听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讲课,从书上学看病一样,有用吗????讲课的人自以为是(是上级领导/老师/专家啊),听课的稀里糊涂(和不参加会议领个或把资料拷回去自己看没啥两样),都是在应付啊!拿国家的钱其实是老百姓的钱在应付,年终总结还会说一年办了多少次培训班,为疾控发展打下了多大的人力资源基础,效果怎么怎么好,哎!无语。。。。。。
作者: lyzengbao    时间: 2008-7-8 09:21

问题说的很到位,确实需要很好的反思公共卫生存在的问题和这些问题为何一直就是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作者: 我行我素    时间: 2008-7-9 15:07

上层领导的想法是好的,但下面的实施就看地方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政府行为,政府领导把关,说怎样报就怎样报,如是专业技术人员写出来的材料不是那点不对就是这点不对,经费嘛地方解决,只是一句空话。
作者: ahxclyf    时间: 2008-7-9 16:53

事后评价别人可以讲的头头是道,但在实际事件发生或者说还难以判断事态真实情况时,要作出完全正确的反应是很困难的,必须要有一个过程,我不赞成“小事做大”的行为,我们国家在这一点上吃得亏够多了,就拿本次手足口病防控来说吧,要不是四川地震冲淡了这件事,好多地方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准备按非典防治的模式来干了,到时候又不知要浪费多少国家财产;而从目前来看,手足口病按照常规防控不也保持其正常发病规律吗?要想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关键是不死人或少死人,因此临床救治能力必须提高,不管什么病及时对症治疗也该可以降低病死率,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就是知道病原体又有什么特效药呢?
作者: gdzshai    时间: 2008-7-10 23:24

一、职业定位:医生面对的是患病病人,疾控面对的是健康人群;医生的工作是企业行为(目前没有公立的免费医院):治疗疾病、救死扶伤,工作要收费的;疾控的工作是政府行为(虽然目前大部分疾控还要去创收):预防疾病、控制流行,工作是免费的,疾控以后只能走“公务员”这条路,只是时间问题。

二、服务对象:医生为企业工作创收,医生与服务对象是“医患”关系,医院是最大利益获得者,所以当出现医疗纠分时医院要负责;疾控为政府工作服务群众,疾控与服务对象是“政群”关系,政府是最大利益获得者,发生一类疫苗异常反应是政府负责(目前政府太忙补偿方案未出)。

三、疾控工作的实质:疾病预防工作做好了,相关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影响到医院治疗相关疾病的经济收入,医疗与预防是两个“对立”面的工作,作为国家希望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障国民的健康和社会稳定,预防控制疾病是整个国家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不是某个城乡和地区的工作,所以应该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为国家疾控工作工人的工资。

四、举例计免工作:目前我国财政实行“分灶吃饭”,各级政府负责各级经费,但计划免疫是面向社会群体的公益事业,向儿童提供计划免疫是一种全国性公共产品,如果计划免疫工作经费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一定会出现一种情况:贫穷的地区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支付工作人员工资、经费和购买疫苗等费用开展计划免疫,有些儿童就可能享受不到国家计划免疫带来的好处,这显然有失公平,对全国性的疾病预防控制有影响。


作者: 桂林玉cd    时间: 2008-7-12 23:05

看到这,我想起这个主题为什么很吃香:实话实说,你希望有重大疫情发生么?没有疫情,疾控人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我说得有些偏,见谅!),教育队伍一闹,退伍军人一串,水利部门一搞,他们都变了,成功了,而我们呢,到目前为止,基层得到了什么,甲肝事件后,人还是那么多人,财政拨款还是那么少!我的老天呀,300元的人均月拨款!谁来关注?“风平浪静”说得好,那拾荒老人可以感动中国,就是不能感动那个谁。




欢迎光临 疾控家园 (http://cdcman.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