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讨论]将禁烟进行到底(希望每天都是5.31)

[讨论]将禁烟进行到底(希望每天都是5.31)

[转帖]“公共场所禁烟令”的尴尬

全球香烟产量三分之二被中国人“喷掉”                     作为拥有高数字吸烟人群的中国,在禁烟上进行了多年的努力。

早在1979年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就联合发出了《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

控制吸烟的通知》,希望引起全社会重视。之后,相关部门多次下发文件,

颁布行政法规和规章;阐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提出控制吸烟对策,对烟草

制品采取减毒措施。                     为了维护人们的健康,提高全民公德意识,在热心禁烟事业的市人大代

表的努力下,1995年,《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出台。   到1998年的三年间,天津、大连、上海、南京、宁波、青岛、贵阳、兰

州、重庆等23个城市也陆续出台措施,禁止在学校、医院诊疗区、候车室、

商店、影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吸烟。                     2001年4月,北京市爱卫会委托首都医科大学进行的吸烟情况抽样调查

显示,北京市有49.3%的吸烟者尝试过戒烟;在戒烟者中75.8%的人是在法

规执行后实现成功戒烟的。                     另外,有15%的重度吸烟者主动退出“瘾君子”的队伍,进入了轻度吸

烟者的行列。由于吸烟者行为的改变,吸烟者自觉执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

定的数字已达37.8%,很多被动吸二手烟的公民脱离了每天15分钟以上的

“烟海”,被动吸烟人口从1996年的54.2%下降为35.6%。   但是,还有一组数字是触目惊心的。目前我国有吸烟者3.2亿,占世界

吸烟总人数的1/4,全球香烟产量三分之二被中国人“喷掉”。据统计,

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患肺气肿的病人中

有75%是由于长期吸烟所致;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

10~20倍。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报告,1990年烟草在中国造成60万人

死亡。现在,因吸烟导致的肺癌死亡率,每年在以4.5%的速度上升。   为何规定出台,香烟依“燃”                     各种措施一出台,各地的禁烟活动也曾热热闹闹开展了一段时间。几年前,

全国进行了一次评选卫生城活动,凡是出现香烟广告或是在公共场所有吸烟、

烟头乱扔等现象,该城市便失去评为国家卫生城的资格,因此许多省市都下

功夫抓禁烟。但是,在评选活动由统一检查转为各省自行安排后,“禁烟的

管理自然也就开始放松”;加之全国统一的法规迟迟没有形成,近两年,公共

场所禁止吸烟活动似乎也失去了强劲的势头,开始走向沉寂。   于是,在各个地方先后实施禁烟令之后,还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规定

出台,香烟依“燃”。                     与已实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城市有所不同的是,北京市有关公共场

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没有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而是采取了人大立法的形式,

这显然要比行政规章更具约束力。即便如此,北京市爱卫会陆主任仍然认为

“执法力度不够强”。                     比如,触犯禁烟规定的个人仅处以10元罚款,单位则罚1000元到5000元,

实际上“违规单位最高限度也只罚1000元”。禁烟活动一般也只到每年5月份

“无烟日”时搞一些突击检查,加大宣传力度。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的张燕华告诉记者,“禁烟”

令的出台一直发挥着作用,每年市人大代表都要检查禁烟等法律的落实情况。

但是,人口众多,加之“各单位平时需要做的工作也多,不可能总把禁烟放在

中心位置考虑”,关键还要靠单位、个人“自觉”执行。北京市爱卫会陆主任

认为,作为执法主体的各级爱卫会组织,进行禁烟执法时也略显牵强。爱卫会

是一个无独立法人资格的松散机构,并非行政机关,其职责是“协调”,所以

“从程序法的角度来看,该法律本身也不够健全,需要修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锦光曾表示,有些法律本身的

可操作性不强,不好执行;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不足,以及执法主体

模糊等,也造成了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只有大体

的了解,并不知道具体规定,有的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有抵触情绪。提高

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需要从立法、执法和法制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全面

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意识和公民的守法意识。                     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工作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走在街上,正打算深呼吸,一股浓重的烟味夹

杂着顺风而至的烟灰把人呛个正着,刚要发作,却发现吸烟者比自己高大许多,

只好无奈地掩鼻而逃。公共场所的烟雾缭绕,使被动吸烟者备受其害。                     曾有报道称,“烟枪”们吞云吐雾制造的烟雾和空气污染当中的烟霾构成

“致命的组合”,北京死于肺癌的人数十年来已经倍增;在上海,更以十倍的

惊人数字增加。“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也是在保护不吸烟者的权利,同时,

也体现了公众的文明程度”,张义芳先生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公共场所

吸烟的人缺少公德意识,不吸烟者也缺少制止他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勇气。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忍气吞声,或一走了之。                     有些人一闻到烟味就恶心,对那些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烟灰满天飞的

行为也很反感,可是从来都不会自己出面要求别人灭烟,主要是“碍于情面”。                        我国是吸烟人数最多,烟草生产最多的国家,且有逐渐增长趋势,要从

根本上使吸烟率逐年降低,建设一个没有烟害的国家,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

清新的环境,并非简单的令行便可禁止,它要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习惯,

让吸烟的危害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自觉拒绝吸烟。

[flash=480,360]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carton/xp/10208/other/0831fanyan.swf[/flash]

支持!疾控人更应带头向香烟宣战。[em01][em0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TOP

因为工作的关系,本人是宣传戒烟的实际操作者.病人当然言听计从,他要保命.

向朋友熟人宣传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只一次地听到的笑眯眯的答复是:

邓大人是我们烟民的领路人和总后台,他没有戒烟我们也不戒.

有啥办法?

TOP

邓大人最后戒烟了,如果他造戒烟,就能去回归的香港上走一走

TOP

健康拒绝“二手烟”

一位中年女士在医院体检中被发现患了肺癌,原因是长年被动吸烟所致。这位嗜烟如命的丈夫悔恨万分,一脸愁容和沮丧。发誓今后再也不吸烟了。然而,为时已晚,这位妻子不久便与世长辞。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吸二手烟”丧失生命的例子。主动吸烟是指吸烟者本人吸烟;“吸二手烟”又称“强迫吸烟”是指自己不吸烟,但在同一环境中无可奈何地吸入主动吸烟者喷出来的烟气和卷烟燃烧时散发在环境中的烟雾。吸入这种烟气所降烟雾,每天达15分钟以上者,就属于被动吸烟。据我国对51万人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被动吸烟危害人数达40%,受害场地一是家庭,二是公共场所。几乎以往所有医学研究都认为,不吸烟的妻子与吸烟的丈夫结婚,得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而且这种危险性与丈夫吸烟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然而,长期以来,这种现实却被人们忽视了,而且大多认为吸烟危害主要来自于吸烟者本人的主动吸烟,其实不然。吸烟时卷烟经燃烧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雾和支流烟雾两种。被动吸烟者主要吸入的是支流烟雾,而主动吸烟者吸入的主流烟雾在体内被吸收的仅占70%,还有30%又呼出体外,混入支流烟雾中,被动吸烟者吸入的支流烟雾的成分从定性上来讲与主流烟雾基本相同,但在数量上却有所差别,其有害成分比主流烟雾高。譬如:一氧化碳的含量支流烟雾是主流烟雾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苯并芘是4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尼古丁是2倍甚至几十倍,此外,甲醛、甲苯、丙酮、吡啶、二氧化氮、苯胺、酚、镉、镍的比值也很高。当吸一支卷烟时,要散发出2000毫升烟雾,含有害物质约300多种,其中致癌物质40多种,促癌物质10多种。由此可见,“吸二手烟”不仅将遭受到与“吸一手烟”同样的危害,而且对健康的损害还更为严重、更为强烈。

  “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是21世纪的第一个“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值得令人深思。吸烟是一种十足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而且吸“一手烟”的人,同时还会吸入由自己制造的“二手烟”,可谓雪上加霜,因此,作为一个有良知者,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应当主动放弃这种行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