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1月23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成立大会,会议由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主持,王陇德副部长宣布中央机构编制办公室和卫生部关于更名组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的决定,张文康部长在大会上做了重要的讲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出席了大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题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创公共卫生事业新局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立是我国公共卫生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 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高度确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原则与思路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古代医学名著《内经》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公共卫生哲学思想,我国医圣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他的医学论著中,进一步阐述了“上医治未病”的医学原理。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以陈志潜教授为代表的协和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和老师在河北定县进行了早期的公共卫生实践活动--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农村的卫生保健系统,为我国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早期经验。
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引进了苏联模式的防疫防病机制,建立了防疫站和医学院校中的公共卫生学院,建立了五大公共卫生为主体的卫生服务体系。建国五十年来,这种模式在以传染病预防控制为主的防疫防病工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信息化、全球化、科技化为特征的21世纪,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环境更为复杂,我国防疫机构旧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要进行改革。
在对中国公共卫生历史及国外公共卫生发展和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对国内(18省市区)、国外(美国、日本、泰国和欧洲等)、院内、院外(卫生部有关司局、国际组织机构、非政府组织、有关公共卫生学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机构进行全面调研后,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思路及原则。
大公共卫生观念在机构改革中的体现:职能及机构的设置从卫生学角度考虑涵盖食品、环境、职业、放射、学校等几大卫生的内容;从人口动力学角度考虑涵盖从出生到死亡生命各阶段人群(妇幼人口、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医学脆弱人群(残疾人口、流动人口);与国际卫生接轨,按WHO的要求,涵盖人类的三组疾病的预防控制,一组是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和孕产期疾病,二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三组是伤害。
管理职能和技术服务、技术支持职能并存,在卫生部领导下,发挥技术优势:中国疾控中心与美国CDC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美国CDC是管理与技术合二为一的机构,我国是卫生部行使管理职能,中国疾控中心主要是技术职能及部分管理职能。因此,我们要紧紧依托卫生部,共同行使管理职能与技术职能,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中国疾控中心的组建中,从大卫生观念出发设计职能与任务,但机构设置中并不是将所有大卫生的机构全部罗列在中国疾控中心之中,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形成中国公共卫生联盟,积极主动地与有关机构和部门合作,共同承担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和任务。
科研为依托,人才为资本,疾控为中心:科研是疾病预防控制的技术支撑及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科研在中国疾控中心的职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科研可保证我们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中国疾控中心的发展基础,要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与科研共同发展的人才队伍。强化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改变建国五十年来没有国家级疾控机构的状况,加强对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
二、 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涉及社会医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健康促进与维护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公共卫生就是保障人体健康最有效的基本手段。
建国之后,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并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级卫生防疫、防治机构,建立了一支适合我国国情的卫生防疫工作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和完善了多项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免疫预防策略。
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绝大部分传染病从根本上得到了控制,人民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由1949年的35岁左右增加到90年代后期的70.4岁,平均期望寿命增长了一倍;人口总死亡水平也从2000/10万左右下降到7/10万;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初期的200‰左右降低到现在的31‰,孕产期死亡率从解放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现在的56/10万。
新世纪,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伤害、环境污染等的多重挑战。
二十世纪90年代,新发现的传染病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已先后发现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埃博拉出血热和军团病等,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性病、结核病等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在我国又死灰复燃,再度肆虐。近些年来,我国性病发病人数逐年大幅度增长。200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新发生性病病例近86万例。艾滋病也已经对我国居民构成极大的威胁。艾滋病正在全球广泛流行,预计本世纪初全世界感染人数已超过5000万。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实际感染人数已达到60万人,而且全球正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长。全国有4亿人感染了结核菌,其中10%的人将发生结核病。现在全国有500万肺结核病人,约占全球结核病人总数的1/4。我国的结核病人总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我国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有15万人,是青年人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在全球范围内乙型肝炎在中国属极度流行疾病,长期以来给我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率达10%,有些地区高达20%以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一些地方病、寄生虫病的流行在我国仍未得到有效遏止。
美国“9.11”事件后,许多国家生物化学恐怖事件频发,多起事件已造成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带来了人们对生物恐怖活动的极大恐慌,提高防范生物化学恐怖活动能力迫在眉睫,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艰巨。
与此同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快速攀升,死亡率持续上升。因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四病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在城市达76.26‰。农村达71.01‰。
伤害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和健康、家庭负担、医疗支出、社会代价和潜在危害十分严重。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全球在未来十年中,人类的主要挑战是抑郁症、缺血性心脏病、肺癌、伤害和酗酒。预测包括伤害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将由1990年的55%上升到2020年的73%。
我国现有60岁以上老人1.32亿,占人口总数10%,预计2015年占人口总数14.93%。2026年,世界1/4的老龄人口将在中国。我国人口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仅用了不到20年,大大快于瑞典、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40-150年的过渡期,呈现‘未富先老型’特点。如此巨大的白发浪潮,将对我国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
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跨国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的规模更加庞大,国际交往更加频繁。根据WHO的分析,入世对卫生领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八个方面:传染病控制、控烟、环境、药品的可及性、卫生服务、食品安全、食品保障和营养,以及生物技术。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跨国界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很多以前地区局限性的未知病毒或细菌,可能随着人流、物流的漫游迅速传播到全球。
我国的食品等健康相关产品贸易将更加活跃、更加自由,发生境外食品污染流入我国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对健康有直接损害的货物贸易增加。贸易自由化带来了烟草消费在世界范围的惊人增长和广泛扩展。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促使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导致环境污染转移和职业危害转移。
这些都迫切要求卫生机构从过去单一的生物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对个体防治疾病方式转向综合防治和群体干预方式,同时要特别重视对环境和人们行为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干预。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和结构不合理。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三分之二又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卫生服务和农村的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卫生资源利用率低,运行成本居高不下。9亿农村人口的农村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却因资源短缺而发展缓慢。
卫生人力资源城乡间分布不平衡,占70%的农村人口拥有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仅占全国技术人员总数的37.5%的。这种重城市、重医疗,而轻农村、轻预防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果,既浪费有限的卫生资源,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健康需要。
过去我们曾为之骄傲的农村三级卫生网存在不少地方机构解体、人员解散、缺乏经济保障等方面的生存和发展困难问题。农村卫生人员技术结构层次偏低,知识老化、更新缓慢,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已不能适应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
健康观念的发展,也给公共卫生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组织法》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的三维健康观。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以及卫生服务。人类对健康观念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将导致21世纪人类在生态环境和疾病模式上的改变;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科技的进步给社会带来进步,也给人类带来新的卫生与疾病问题;国家安全需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支持。因此,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络,是时代的呼唤!
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的意义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立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江泽民总书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良好的健康可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率,又是劳动者接受科技教育训练的基础。因此,健康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民健康权力,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因此,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我国目前卫生工作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卫生问题,既影响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的健康,又影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公共卫生发展新的运行机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不断实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目的。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能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立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即通过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生产力发展;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即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卫生行业的精神文明,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代表了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近13亿人民的健康,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立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
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是我国公共卫生史上新的里程碑,是全民健康需求迫切的呼唤。她的成立必将使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她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能够及时适应新形势,适应新发展、适应新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公共卫生事业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世界银行专家测算,过去40年,世界经济增长大约8-10%归因于人群健康。近期,哈佛大学研究结果表明,大约30-40%的亚洲经济奇迹是源于健康的人群。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于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对于这些变化,原有的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卫生防疫系统运转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卫生体制的改革,以满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变化与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的形势出发,决定将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作重大战略性调整。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底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方针的核心,就是卫生工作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党和政府对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卫生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要全面负责,加强预防保健机构的建设,给予必要的投入,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要保证必须的资金。2001年李岚清副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是卫生工作中的头等大事,要抓得紧而又紧”,“公共卫生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否则传染病、地方病大面积蔓延,我们实际上承受不起,在“防”字上大做文章,看起来要花一些投入,实际上是很大的节约”。李岚清副总理在2001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会议上指出:“为人民服务,首先要保障人民健康,使人成为健康的人,才能谈到发展”。2001年7月19日,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在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处以上干部作了3小时的中国卫生国情报告后,充满激情地连用几个“呼唤”,以表达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的迫切性。
纵览中国历史,没有那一个政府像现在的政府这样注重人民的健康,没有那一个政府像现在的政府这样关注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事业。可以说,是政府的支持与关注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立,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卫生发展创造的机遇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开始。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成立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1988年国务院在机构改革工作任务中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1998年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把政府职能定为三项:宏观控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改革以后,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过去由卫生行政机关承担的技术和项目管理,以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交到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有关卫生事业单位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集中,组建职能分工明确,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又使卫生行政机关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研究制定卫生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法规,依法行政,加强对卫生的宏观管理。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参照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将是正确的抉择。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环境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成立将从根本上填补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空缺,将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将从根本上提高国家防范生物恐怖活动和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反应的能力,将从根本上加大对地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力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开展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各项卫生服务工作,大力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加强国家防病、应急、监测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队的作用,创造、维护健康环境,促进大众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确保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国家安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求,设立了12个专业所(中心),分别是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健康教育所、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妇幼保健中心。5个业务管理机构: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办公室、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15个内设职能处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充分发挥技术指导、科研培训、质量控制以及组织协调作用,与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继往开来,共创辉煌,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摘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陈明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