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转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1982年美国首先发现O157:H7大肠杆菌,以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南非等国均有散发病例或小爆发.爆发流行报告,1996年6~8月在日本中小学生中爆发流行,3个月中有一万多名儿童感染,400余名住院,死亡9人,这是世界上最大一起O157:H7菌引起的爆发流行.我国于1986年江苏徐州首次报道有病人发生并分离到O157:H7大肠杆菌,以后在江苏,山东,北京,安徽等也发现病人并分离到该杆菌,大肠杆菌是温血动物肠内的正常菌群,它是不致病的,但其中某些菌株如O157:H7菌可产生细菌毒素或志贺毒素.引起严重疾病,通常称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O157:H7)

人群对O157:H7菌普遍易感,20月龄婴儿和80岁以上老人均可感染发病,以夏秋季发病最多,病人可散在发生,也可局部爆发流.传染源除人以外,猪,牛,羊.鸡等家禽也是重要宿主,其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牛肉,牛奶或奶制品,鸡肉,羊肉,猪肉,蔬菜,水果,饮料,水和调料等食品在加工或运输过程中被污染而引起感染,苍蝇也可携带O157:H7菌起传播作用.

潜伏期1~9天,平均5~6天,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先水样便后血便,每日十余次,并伴有恶心呕吐但无发热或有低热.部分病例可出现溶血型尿毒综合征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以老人或儿童多见,病死率高.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一般在腹泻数天或1~2周后病人出现以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三大特征为主的临床症状,病死率一般在10%,个别可达50%在幸存者中约30%可表现出慢性肾衰,高血压,神经系统损害等后遗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发生在成年人,尤其是老人,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异常,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等)神经系统损害(头痛,昏迷等)病死率高,约有20%病人死亡,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纠正,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对证治疗严格控制,慎用抗生素以免加重病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