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艾滋病恐惧症有关内容

艾滋病恐惧症有关内容

随着艾滋病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媒体的大量宣传,一种特定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神经症——艾滋病恐惧症,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艾滋病恐惧症,国际上称之为the worried well of AIDS,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可伴有与艾滋病相似的临床症状,患者感到痛苦,反复求医,严重者可出现自杀。

  典型的临床经过:

  这一群体中的大部分人曾有过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行为,但他们既不是艾滋病患者,也没有感染HIV病毒,却一直担心自己有感染的危险,或者深信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有些甚至表现出与艾滋病非常相似的临床症状。由于担心自己可能感染了HIV病毒,多次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对检验的阴性结果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一般的解释很难从根本上说服他们,这些人经常奔波于各大医院间,不断的更换所就诊的医生,或反复咨询,造成自己身心的疲惫和精神的痛苦,甚至会走向极端——自杀。 发病人群:

  绝大多数为男性,有过高度危险的婚前或婚外性行为,而性行为的对象有的是暗娼,有的是酒店三陪女或是发廊女,还有的则是网上认识的一些性关系混乱的女性。 在发生上述高危行为后,这些人由于听到或看到一些有关艾滋病的报导或资料,了解了一些有关艾滋病的起因和严重后果,进而联系到自己。

  他们本身就有明显的罪恶感,加之“高危群体”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害怕失去工作和经济来源,担心遭到家人和朋友的抛弃。

  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种神经症性症状:      (1)焦虑症状

  由于艾滋病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后果(死亡)及社会后果,患者就会出现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情绪困扰。伴随有疲乏、出汗、皮疹、眩晕、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睡眠障碍等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自主神经症状。于是患者就与HIV感染的急性期症状一一对号入座。

  (2)强迫症状

  患者可出现反复思考艾滋病的有关症状或曾经发生过的危险行为这种强迫思维,以及反复检查身体上的可疑体征(如淋巴结肿大等)这种强迫动作。

  (3)疑病症状

  由于出现一些常见的自主神经症状,认定为艾滋病的症状,每次看医生后,在阴性的检查结果和医生的细致解释后,对阴性结果多能够接受,心理负担得到暂时的解脱,但没过多久,又有疑虑产生,又去医院要求检查,要求医生诊断治疗。就这样反复就诊,反复检查。

  (4)抑郁症状

  患者表现为自责,情绪低落,甚至会出现自杀企图。

  (5)恐惧症状

  多源于人格的脆弱性,对有关艾滋病的信息报道感到恐慌,害怕身边的物品含有HIV病毒,担心身边的人会把HIV病毒传染给自己。

  患者可能表现出上述神经症状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尽管许多患者接受了医学检查,也得到了阴性的检查结果,但这似乎并不能消除他们对艾滋病的担忧。实际上这正是强迫症的病理所在,尽管从短期看,强迫行为可以通过“阴性的检测结果”使患者的焦虑得到缓解,但从长远看,这些强迫行为也会在检测过程中得到加重,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更高水平的焦虑。

  艾滋病恐惧症涉及了多种神经症症状,可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1)评估患者的HIV以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向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由于感染HIV的风险不仅取决于高危行为的发生与否,还取决于高危行为的效果。需要帮助个体评估其自身感染HIV病毒的实际的风险水平,例如其所在地区是否是HIV感染的高发区,性伴侣的数量,以及性行为的特点等。

  (2)帮助患者分析他的个人、家庭、工作压力以及他所经历的生活变迁;

  (3)将患者的躯体症状重新解释为焦虑的自主神经症状,而不是HIV感染的症状表现。

  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医生要耐心,反复,坚定,自信地,持续不断地给予解释和保证,方可收到叠加作用。必要时可配合药物治疗。 生或死(415649279) 06:44:22 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知识缺乏,宣传误导。有高危行为,相应的症状,认定感染了艾滋病对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为艾滋病恐惧症。俗称"恐艾症"。极端的情况是自杀。

  自艾滋病在线开播以来,我们收到了大量的来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艾滋病恐惧症,主要表现是:

  1. 绝大多数为男性,几乎都曾有过高危险的婚前或婚外性行为,而性行为的对象有的是暗娼,有的是酒店三陪女或是发廊女,还有的则是网上认识的一些性关系紊乱的女性。

  2. 在发生上述高危行为后,这些人由于听到或看到一些有关艾滋病的报导或资料,了解了一些有关艾滋病的起因和严重后果,事后而联系到自己,开始感到惊恐不安。

  3. 由于对艾滋病认识的不足,怀疑自己被艾滋病毒感染,出现发热、腹泻、全身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口腔白斑等现象,总之,艾滋病毒急性感染期有的症状、体征,他们都会入号对座相应出现。

  4. 多次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但总怀疑检测结果,总觉得自己就是那1-2%的假阴性。

  5. 无心工作,菜饭不思,夜不成眠……考虑了许多问题,自己得了艾滋病怎么办?如何面对老婆和孩子?丢掉工作怎么办?会被社会抛弃?会葬送了自己的下半辈子!他们整天处于恐惧、忧郁之中。   其实,除了卡波济肉瘤相对特异外,艾滋病本身并没有特异的症状,只是艾滋病毒侵犯了免疫系统,引起了免疫力低下,才会引起各种感染症或罕见的肿瘤。但人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比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外界环境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也会发生各种症状,比如我们平时所常见“感冒”、“腹泻”等。

  得了艾滋病恐惧症这些人整天处于对艾滋病的恐惧之中,就会造成全身抵抗力下降,出现肌肉痛、全身痛及皮肤、口腔感染等症状。严重时就会成为焦虑症和疑病症,属于精神病范畴,如果检查结果的确是阴性,那么这些人就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了,精神医学专家提醒如患者要求100%排除疾病,就属于“疑病症”。

  卫生部对开展HIV抗体检测工作的单位、人员、场地和检测试剂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初筛实验的特异性非常高,即漏诊率非常低,如高度怀疑HIV感染,两次抗体检测基本可消除假阴性率。因此对那些多次HIV抗体阴性仍怀疑化验结果的是不科学的。

  我们对每一位来信者都做了详尽的解释,希望他们能够相信科学,正确地对待自己目前的情况,如经检查确定未受艾滋病毒感染,就应放下思想包袱,来尽情地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今天,艾滋病的确是尚不能治愈的疾病,预防艾滋病关键是要避免高危行为。艾滋病不只是健康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会成为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新闻录入:admin 来源:地坛医院 时间:2003-12-25 14:40:15 生或死(415649279) 06:55:04 你是否患了艾滋病疑病症?  作者:屈文研 阅读10875次

  很多人害怕感染HIV,虽然他们感染的危险很低或多次HIV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国际上称这种情况为HIV WORRIED WELL。多数人,他们身体很好(实际上没有病),但总有病感,四处求医,极度痛苦。这种无法摆脱的苦恼、忧虑也是一种病态,叫WORRIED WELL。这个词虽然不是精神科专业用词,在教科书上也找不到它的确切解释,但它已被广泛使用, HIV WORRIED WELL就是指艾滋病的疑病状态。

你是否患了艾滋病疑病症?请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是否对HIV过度恐惧。即使大夫告诉你被感染的危险很小,也仍然恐惧,很难接受这种危险?

2. 是否害怕感染HIV。即使3个月后抗体检查结果呈阴性,也很难接受。一遍又一遍的检查,对医生说没有必要做的检查,如:PCR实验 病毒载量 CD4记数、HIV-2等等,坚持要做,不惜花费金钱和时间,并对正常结果难以接受?

3. 是否害怕HIV,以至于干扰到最基本的正常生活。如: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和亲属关系?

4. 是否反复打艾滋病咨询热线,问同样或相似的问题?

5. 是否总害怕被感染,花费很多时间上网或查阅书籍?

6. 是否在遇到与AIDS有关的问题时,表现的偏执或强迫?

7. 是否确信身体上的每一个变化或不适都是HIV/AIDS引起的?

8. 是否有医生见意你去做心理咨询?

  如果你对以上一些问题回答"是",你应该考虑去和心理医生谈一谈,以便分析出你害怕HIV的原因,另外如果你的医生给你开了抗抑郁的药,你去咨询时,要带上这个药,是非常重要的,抗抑郁药不是快乐药丸,它必须伴随心理咨询一起使用。咨询只能是面对面进行的,电话或电脑都没有效果,解决这些类型的问题,要有几个疗程,不是一两次能解决的。

  总之,如果你的这种恐惧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了,那么我强烈的建议你去和心理医生谈一谈你的恐惧,记住: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4 20:34:56编辑过]

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因此我们有了相互的关爱;因为我们有了相互的关爱,因此我们有了这个家--疾控家园,我们疾控人的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