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风雨过后艳阳天 ——点击2004年公共卫生领域关键词

风雨过后艳阳天 ——点击2004年公共卫生领域关键词

风雨过后艳阳天 ——点击2004年公共卫生领域关键词     2004.12.27      
  经受了2003年那场SARS风雨,2004年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迎来了艳
阳天。回首2004,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是我国卫生防病重大政策出台
最多的一年,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最大的一年,也是我国疾
控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最快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共卫生成为卫生界
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定位
  回放  在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
长高强告诫卫生同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把工作职能切实转移到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上来。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
划和公共卫生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
段,引导和促进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004年3月,上海市召开的
重大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传出信息,公共卫生事业项目多年来首次被列
为“一号工程”。在此前后,浙江、陕西、内蒙古等地政府相继将目
光锁定公共卫生,浙江还通过建设疾控体系提出打造“卫生强省”的
口号。
  点评  近年来,我国各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
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卫生行政部门还必须解决“定位”
问题。
  首先,目前很多地方的卫生行政部门与卫生防疫部门职能“错位”,
防疫机构承担了本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的公共卫生监督等职责。
  其次,在广大农村地区,乡村卫生监督执法“缺位”,农村健康
相关产品、相关领域的监督执法令人担忧。
  第三,机制、责任“不到位”:补偿机制不到位,监督与检测不
分,监督仍靠检测等收费补偿,影响了监督的公正性和卫生部门的社
会形象;工作责任不到位,少数卫生执法部门有收费的事情就争,没
有收费的工作就躲。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强,平平庸庸、疲于应付。
  期待  今年上半年卫生部将原有司局进行调整,新成立了卫生执
法监督司、卫生应急办公室和农村卫生管理司,从其主要职责看,显
然是为应对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卫生执法监督司则同时监管社会公
共卫生秩序与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目前的关键是,整个卫生系统应该
就“定位”尽快统一思想。

  关键词:依法防病
  回放  2004年3月,由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办联合起草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经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讨论
通过。6月至8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过审议,先后三次对修订草
案提出修改意见。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2月1日起施行。
  点评  传染病防治是公共卫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防病形式的变化,原有法律在实施中暴露不少问题,如对传染病暴
发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疫情信息报告、通报渠道不畅;院内
交叉感染控制能力薄弱;疾控机构财政保障不足等。新修订的传染病
法克服了以上不足,亮点不少:传染病防治突出预防为主;制约行政
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确定政府是搭建防控体系主角;疾控、医疗机
构职责法定化;疫情报告、信息渠道多样化;防控措施实行法律救济
等。
  期待  传染病防治,与每个老百姓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立法
只是依法防病的第一步。怎样才能让法律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从今
年的情况看,只有卫生部门一家在“热身”,如何调动全社会都来关
注传染病防治值得研究。另外,新法的很多规定原则性很强,应该尽
快出台更好操作的实施细则。

  关键词:信息透明
  回放  从年初开始,国家和地方开始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
发布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卫生部在定期公布全国传
染病疫情时,不仅公布全国传染病发病情况,还同时对各省份传染病
发病情况、局部暴发或流行情况、控制情况以及采取的相关防控措施
等进行公布。除甲类传染病、肺炭疽及SARS公布前需通报卫生部外,
其他法定报告的甲类、乙类传染病均可由各省自行公布。
  点评  千呼万唤的公共卫生信息发布制度终于走到我们身边。对
老百姓来说,既满足了公共卫生信息的知情权,也能通过“权威发布”
及时了解有关疾病信息,主动采取防护行动。对政府部门来说,有利
于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时的社会动员;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
同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有利于全社会
对政府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审视预防措施是否到位;
同时还有利于国际社会对我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
了解,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期待  对于公共卫生信息尤其是疫情的透明,某些政府官员还心
存疑虑。以艾滋病防治为例,目前仍有媒体反映一些地方官员不重视
艾滋病,不了解相关政策,一些地方领导对记者报道规定“几不准”,
其中之一就是不要谈该地方的疫情。所以,给某些政府官员“洗脑”
迫在眉睫。另外,从信息公布情况看,及时性和透明度还应该加强,
比如前不久某省发生的鼠疫疫情就是在疫情被控制后才发布的,而事
后有关部门面对社会的质疑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CDC
  回放  中国疾控体系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自2002年起,国
家已将116亿元资金投入其中,主要用于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三级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今年8月统计,共有2147个项目开工,936个项
目竣工,开工率和竣工率分别为88%和38%。12月初,国家发改委对
社会公布:大多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今年年底能够完工。
  点评  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英文简称,是这两年才被
国人所了解的。政府大兴土木建设包括CDC在内的公共卫生体系属于
“还账”,因为以前这方面欠账太多。从“一五”时期到2000年,中
国的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2%左右,1996年
以后不断呈下降趋势。1991年至2000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在卫生总
费用的构成比例中也呈逐年下降趋势。SARS的暴发,让中国的疾控体
系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是政府高层痛下决心迅速建立三级CDC的直接
原因。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增多的中毒、恐怖威胁、自然灾害、安全
事故等,完善的疾控体系也必不可少。三级疾控体系的建立,将会使
传染病疫情报告更准确、更全面,直接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期待  长期以来,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陷入了“不发生事件—不
受重视—资金倾斜和政策受影响—应对能力下降—出现公卫事件—受
到重视、投入增加、能力加强—不发生事件”的怪圈中,造成国家对
公卫的投入和重视时常出现波动。希望这次的“公卫热”不再是上述
怪圈中的一环。另外,虽然多数CDC大楼还没有封顶,但问题已暴露
不少,突出的是资金缺口、征地问题、资金挪用等。对于中西部部分
地区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应该督促地方财政,另一
方面,中央政府也要对贫困地区适当“照顾”,加大投入。而对于资
金挪用问题,国家发改委已出台更严厉的措施进行纠正,如“投资追
踪(纠错)制度”,以保护资金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滑坡
  回放  今年3~4月,有关部门对部分省市督导检查发现,部分农
村地区的新生儿没有获得预期的乙肝免疫服务。从被查接种点情况看,
新生儿出生24小时首针及时接种率最高为90%,最低仅为39.29%。
有的医院,首针及时接种率仅9.8%。此前,卫生部公布的全国计划
免疫抽查结果显示,不同省份、不同地区间接种率差异非常大,东部
省份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四苗”
全程接种率为例,浙江超过94%,而贵州只有71%。10月11日,近10
年来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详细的一次计划免疫工作大检查在京启动。
  11月26日召开的全国妇幼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出消息,新《
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婚前医学检查率大幅度下滑,北京、上海等
大城市已下降到10%以下。
  点评  有人说,计划免疫属于科技含量不太高的那种活,只要有
责任心,不怕吃苦,工作就能做好,但前提是,干活的人不能有后顾
之忧。拿这话与现状一对比,计划免疫不滑坡才怪呢!打预防针的专
业人员青黄不接,能走的都走了,留下来的工资也没保障,天天忙挣
钱;思想松懈,很多地方领导忘了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是怎么回事,
舍不得投入。这种情况一天不改变,计划免疫还要接着往下滑。
  婚检率下降得从两方面看,一是必须承认取消强制婚检是社会的
进步,一定要坚持;二是由于过去的婚检太“水”,伤了很多人的心,
在没有更得力的措施出来前,出现滑坡属正常现象。
  期待  必须明确政府对于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责任。结合新《传
染病防治法》有关儿童基础免疫实行免费接种的规定,根据我国人口
流动特点,政府要对儿童预防接种目标重新定位,预防接种涉及的器
材、劳务、信息管理等费用,需要政府统筹解决。换句话说,需要各
级政府对这项工作所需经费综合预算后一并解决。只有经费保障,专
业队伍健全,接种操作程序规范,免费接种计免疫苗的目标才可能实
现。
  为改变婚检率严重下滑的局面,全国妇幼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给出了几个方向:一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到婚前保健,
特别是婚检的重要意义,提高人们接受婚前保健的自觉性。二是加强
政府的政策引导,逐步实现由政府支付婚检基本项目费用。应当努力
创造条件,将婚检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三是要改进婚检工作,提高婚
检工作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

  关键词:问责
  回放  今年4月,北京、安徽发生SARS疫情。调查证实,这是一
起重大责任事故。卫生部党组研究决定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
毒所和腹泻病毒室相关人员作出了相应处理。
  6月,监察部通报对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责任人处理结果,共
有9名政府要员对200多名受害婴儿负责,1名市长、两名副市长、1名
市政府副秘书长、5名处级干部受到处理,其中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
局长涉嫌徇私枉法,被移送检察机关。
  6月,有关部门对内蒙古清水河县13人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毒事件
立案侦查,清水河县7名相关责任人因涉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玩忽职守罪”被“取保候审”,11月,检察机关对其中两名责任者以
玩忽职守罪提起公诉。
  12月,湖南省岳阳县血防办公室原主任因低价出售灭螺专用药,
导致血吸虫疫情蔓延,被检察机关以涉嫌滥用职权罪提起公诉。
  点评  事实上,1989年公布的传染病防治法对于官员责任追究就
有规定,但直到近两年才付诸行动,一方面说明过去的很多法律规定
只是摆设,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两年政府问责的力度和强度确实加大了。
从宏观的角度说,问责有利于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推动工作责任制的
落实,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好地履行维护公共卫生秩
序的职责。从微观的角度看,现在的官不好当了,权力大,责任就重,
为官者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利剑,如果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仕途不
但会变得渺茫,还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法律惩处。
  期待  应当看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甚至追究刑事责任,都
属事后问责,根本上属于一种戒勉。这种问责必不可少,但从后果看,
SARS已经发生,那么多人也染上了艾滋病毒,损害难以挽回。由此想
到,干部问责制度应该再健全一些,把问责贯穿到干部履职的全过程,
比如增加事中问责和事前问责。就像清水河县一样,违法采血那么多
年,为什么就没人管,非要等到有人染上艾滋病了才追究责任?增加
事中问责和事前问责,会使我们的领导少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老百
姓少遭点儿罪。

点评的不错,重点都罗列到了[em01]
我心飞翔,遨游天下

TOP

有所启发,呵呵。谢谢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TOP

返回列表